紫笔文学 > 盛景虞妃 > 赈灾,惩治宠妾灭妻

赈灾,惩治宠妾灭妻


择日,贵妃和贤妃出了月子,合宫向皇后娘娘请安。

  “臣妾请皇后娘娘安。”

  皇后:“都起来吧,此次选妃宫中开销甚巨,日后后宫嫔妃需节俭,毕竟如今黎民百姓还在受苦。”

  淑妃:“臣妾一直谨记娘娘教诲,臣妾请皇后娘娘为臣妾做个见证,臣妾从即日起,不再用进贡的绫罗绸缎,只穿苏绣的素服,不奢侈华贵。”

  “臣妾与淑妃一般,不穿着雍容华贵,淡妆朴素。”

  皇后:“既然如此,那各宫除太皇太后与班昭仪不变,其余嫔妃月银减半、绸缎金器减半,众妃实乃善举,所以本宫决定,七月初九众妃与本宫一道出宫施粥,开仓赈灾。”

  “是。”

  施粥那日,百姓都对皇后与众妃绝口称赞,皇后:“昭仪,你有身孕,就坐在旁边喝酸梅汤就是了。”

  班昭仪:“娘娘,这怎么好?您与后宫姐妹都在劳累,臣妾怎么能坐着?”

  皇后:“没事,你如今怀着皇嗣,不宜劳累,你还是歇着吧,毕竟,皇嗣为上。”

  皇后此举都有不少的大臣都在赞扬,礼部尚书:“陛下,臣以为,皇后娘娘此举乃是大贤,臣也愿捐出大米施粥。”

  “臣等也愿捐粮。”

  大长公主:“陛下,本宫愿捐一座粮仓,为救黎民百姓。”

  陛下:“大长公主与曲尚书都是国之栋梁,朕希望众卿也能善举施粥,也能为天下略尽微薄之力。”

  “臣等谨遵陛下教诲。”

  下朝后,来到顺德宫,陛下:“皇后啊,你的这个提议,朝中大臣都极力遵诏。”

  皇后:“臣妾只是略尽微薄之力,哪里比得了陛下文韬武略?”

  陛下:“皇后,你就别谦虚了,你能把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为朕分忧,又能替朕出谋划策,真是朕的好皇后啊!”

  皇后:“陛下,臣妾为您分忧也是为了太皇太后,陛下,您有所不知,臣妾昨日去给太皇太后请安,发现太皇太后有几声咳嗽,请了太医来看,只是说太皇太后着了些许风寒,但臣妾看他有所隐瞒,回了宫后又召见了太医来问话,在臣妾的逼问下,他说,太皇太后已经患了痨症,已经病入膏肓了,所以陛下还是多去陪陪太皇太后。”

  陛下:“这么大的事,朕怎么不知道?那太医署也太放肆了。”

  皇后:“陛下息怒,臣妾看,应该是太皇太后故意隐瞒的,为的就是不让陛下您分心朝政。”

  陛下:“太皇太后不仅是朕的骨肉至亲,她从小抚养朕,是朕最亲的人,太皇太后历经四朝,她也是昌帝、景帝、兴帝和珑帝朝最杰出的女政治家,朕虽然已经亲政了,但也少不了她的帮助。”

  陛下说着就哭起来了。

  皇后:“陛下,臣妾记得齐王妃医术高超,也许她有办法治好太皇太后。”

  陛下:“对啊。来人,传齐王妃入宫觐见。”

  见到圣驾后,齐王妃:“臣妇请陛下、皇后娘娘安。”

  陛下:“平身,今日召皇婶来是想让您协助太医治好老祖宗的痨症,若皇婶能治好老祖宗,朕必定让皇妹享有公主的尊位,也会指一个好人家。”

  齐王妃:“陛下,其实您不必如此说,臣妇也会治好太皇太后的。元太医,  同本妃说说,太皇太后的脉象如何?”

  元太医:“回王妃,太皇太后的脉象虚滑无力,肾脏已经开始衰竭,微臣才疏学浅一直用药吊着太皇太后的性命,估计能撑到明年冬天。”

  齐王妃:“本妃清楚了,等会儿本妃会开一副药方,让太皇太后先吃着,再命司药房给太皇太后准备药泉,不过,太皇太后年纪大了,光靠这些也是没有太大的作用,以后太皇太后的三餐膳食都换成药膳,每日的糕点都上一些养生的枣泥山药糕或藕粉桂花糖糕等,有助于太皇太后恢复。”

  按照齐王妃这么做了一段日子,太皇太后的身子好了一大半了,陛下也按照承诺,封了玉阳乡君沈雨初为端顺公主。

  只是宫中有一事不解,自从班昭仪有孕后,无论陛下宠幸哪位嫔妃,都没有身孕。

  转眼间,班昭仪也临盆了,生了皇三子,仪王出生那日,陛下十分欣喜,晋封班昭仪为昭妃,赐居衍兴宫为一宫主位。

  这日,合宫给皇后娘娘请安:“各位妹妹们也要努力了,按我朝祖制,贵妃可封四位,妃可封八位,如今贵妃位上仅有姿贵妃一人,妃位有五人,希望各位妹妹早日为皇家开枝散叶。”

  顺妃:“皇后娘娘,臣妾想请皇后娘娘与陛下同意臣妾的母妃接入宫来居住。”

  皇后:“顺妃,你这是何意?”

  顺妃:“臣妾的父王在外面偷偷养了一个小妾,并且她也生了一个女儿,在臣妾入宫之前,父王就把小妾接入了王府,并且当着母妃的面儿,说要纳她为侧妃,并以正妃之礼娶之,母妃当时就被气晕了,并且之后一直骑在母妃头上,前几日,臣妾回府,那侧妃见臣妾封了妃对我虚情假意的问候、巴结,臣妾真的是不愿看见侧妃那副嘴脸,请娘娘为臣妾主持公道。”

  皇后:“放心,本宫明日就同你回王府,本宫倒要看看,她能嚣张成什么样。”

  第二日,皇后与顺妃来到南羡王府,殿下与侧妃欣喜迎之:“臣拜见皇后娘娘。”

  侧妃:“臣妇徐唐氏拜见皇后娘娘。”

  皇后:“免礼,本宫记得南羡王只有一女,那便是顺妃,这位姑娘又是何人?”

  南羡王:“回娘娘,这是臣的此女安宜郡主。”

  皇后:“大胆南羡王,你怎可如此目无尊卑,只有正妃所生的嫡女才可封为郡主,况且,本宫怎么没听说南羡王纳侧妃了呢?本宫还听说南羡王,你把你的王妃关在别苑  病了都不闻不问,定是听了这贱人的挑唆才会如此。”

  南羡王:“皇后娘娘息怒。”

  皇后:“来人,传本宫懿旨:南羡王侧妃无故藐视嫡妃,从即日起,侧妃与其女为府婢,本宫会亲自派人监察,南羡王妃居宫中瑄一殿。本宫定会上报陛下,看如何处置南羡王。”

  皇后走后,顺妃:“都听见皇后娘娘说的了吗?来人,剥去她的侧妃服制,以后在南羡王府便再也没有叫安宜郡主和唐侧妃的人了,日后只有侍女唐氏和徐氏,父王还是善自珍重的好,摆驾回宫。”

  南羡王还是学乖了,世子听说了此事,也从江州赶了回来。

  入宫,世子:“臣拜见顺妃娘娘。”

  顺妃:“哥哥快起来,不必多礼。哥哥怎么从江州回来了呢?”

  世子:“还不是听说了你那件事,话说,还是你聪明,知道请陛下、皇后做主,要不是因为那个贱妇,我何故去江州,如今可好,她们母女被贬,昨日我回府,连父王都对我毕恭毕敬、嘘寒问暖。”

  顺妃:“哥哥如今可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说不定失德,陛下说不定让你来继承王位。”

  世子:“也是,有了妹妹在宫中的地位,想必陛下很快就会注意到我的才华。”

  顺妃:“哥哥还是快些出宫吧,你是自己来的,不是本宫召的,所以按照规矩你不能待太久。”

  世子:“我知道了,妹妹,你也要早日开枝散叶,好在朝中为咱们家站稳脚跟。婉娴,你也要照顾好妹妹。”

  “是。”

  在出宫的路上碰上了昭妃:“站住!你是何人?见到本官为何不行礼?”

  世子问身边的小太监:“她是何人?”

  “回世子,这是昭妃娘娘,是皇三子仪王的生母,她虽然跟郡主同在妃位,但她有皇子傍身,地位远在郡主之上,还是陛下的宠妃。”

  世子:“原来是昭妃娘娘,方才是臣不知您的身份还请您勿怪。”

  昭妃:“既然如此那就算了,你又是何人?”

  世子:“回娘娘,臣是顺妃娘娘的兄长,南羡王世子。”

  昭妃:“顺妃!顺妃妹妹也算是苦尽甘来了,这宫中只有本宫的母亲诰命夫人与你们的母妃有恩惠,住在宫中颐养天年,南羡王妃若是不介意,母亲也可时常与之作伴儿。”

  世子:“母妃在宫中也没个说话的人,若夫人愿意去做陪是再好不过了。”

  昭妃:“想必世子是急着出宫吧,那本宫就不打扰了。敏黛,走,回宫,这会儿煜儿应该醒了。”

  昭妃走后,世子:“看来这昭妃虽然是陛下的宠妃,但却一点架子也没有,怪不得陛下喜欢她。”

  小闲子:“世子有所不知,昭妃娘娘是先前的班尚书的女儿,也是靠选秀入宫,初封为昭仪,先前昭妃有咳疾,但因后来贵妃娘娘请齐王妃来把昭妃治好了,此后,陛下就一直宠爱昭妃娘娘,这才有了仪王殿下。”

  世子:“原来如此,她也是不容易走吧。”


  (https://www.zbbwx.net/book/3305704/11111111.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