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盛景虞妃 > 皇后病重,昭妃被贬出宫

皇后病重,昭妃被贬出宫


这日,昭妃带着仪王殿下来太明殿给陛下请安,没想到太子也在,昭妃:“臣妾请陛下安。”

  太子:“儿臣请昭娘娘安。”

  昭妃:“太子殿下也在,看来是臣妾来的不是时候。”

  陛下:“说什么呢,朕也正想去衍兴宫看你和煜儿呢。”

  太子:“既然昭娘娘来了,儿臣就先告退了。”

  太子来到顺德宫给皇后请安:“儿臣请母后安。”

  皇后:“免礼,琛儿快坐。”

  雪玲长公主:“弟弟不是在父皇那儿问功课吗?怎么回来了?”

  太子:“儿臣原是在父皇处,只是昭娘娘来给父皇请安,儿臣就先退下了。”

  雪玲长公主:“母后,这个昭妃真是过分,上次父皇在御马场教儿臣骑马,可是那个昭妃一来,父皇就把儿臣撇下了,害得儿臣差点从马上摔下来,还多亏了龙嬷嬷,母后,若后宫嫔妃都同昭妃一般恃宠而骄,那日后可怎么管得住啊?”

  皇后:“你这个小家伙才多大就懂这些。来人,传本宫懿旨:将三皇子送去临行殿抚养。”

  在衍兴宫,昭妃听到后也没有生气,只是心平气和的将三皇子送去了临行殿,敏黛:“娘娘,皇后娘娘怎会突然要把三殿下送去临行殿?”

  昭妃:“皇后娘娘总有自己的道理,再说了,本来皇子公主出生就要送去临行殿,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皇后把三皇子挪去临行殿的事被陛下知道了,还特意问了皇后:“陛下,历朝以来,皇子公主出生都是要送去临行殿的。”

  陛下:“那为何灵儿和琛儿怎么没有送去?”

  皇后:“陛下,历朝嫡子嫡女都是在皇后膝下长大,二公主是陛下您亲口说不送去临行殿,养在贤妃膝下,就连贵妃生的二皇子都是送去了临行殿的,那又为何三皇子就不能送去了呢?何况,昭妃都没说什么,陛下这是在质疑臣妾?”说完便生气地走了。

  陛下来到辰曦宫,不料太皇太后也听说了此事:“皇帝啊,皇后做得对,若每位嫔妃都如同昭妃一般恃宠而骄就算皇后想压下来,恐怕也是有心无力,皇帝,你这是对昭妃魔障了,哀家还听说上次在御马场你教灵儿骑马,结果那昭妃一来,你就把灵儿抛之脑后了,还差点从马上摔下来,还好灵儿的乳母抱住了她,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就算你再宠昭妃,也不能坏了规矩,难不成你还想废了琛儿的太子之位,让三皇子来做吗?”

  陛下:“老祖宗息怒,朕只是不理解皇后她为何要如此行事?”

  太皇太后:“皇后不是说得很明白了吗?历朝都是如此,若要哀家说,若当年麟儿驾崩连着琏儿也被杀,哪里轮得到你做皇帝,哀家有那么多儿子,都是嫡子,更何况还有你的皇叔文王来继承大统,他们哪个不比你强?若你已经悔了,那就不要再让哀家失望了。退下吧。”

  随后,来到皇后宫中,可皇后却闭门不出:“皇后,朕知道错了,你开开门吧。”

  皇后:“若陛下真知道错了,就请将三皇子送回临行殿。”

  陛下还在犹豫,皇后:“既然陛下不肯,那臣妾就一直不见陛下,若陛下哪日回心转意,臣妾的宫门就会开。”

  陛下跑回太明殿批阅奏折,过了一会儿,御膳房总管来找陛下:“微臣参见陛下,微臣今日未能收到陛下的膳食单,请陛下明示。”

  陛下看了宁坤一眼:“哦,陛下,此前都是皇后娘娘安排的这些,奴才也不甚清楚。”

  陛下:“她赌气就赌气,她还给朕罢工。”

  “陛下息怒。”

  陛下:“立即把众妃给朕叫来。”

  众妃都来了:“贵妃……”

  姿贵妃:“陛下,您是知道臣妾的,臣妾还要照顾旭儿,臣妾忙不过来。”

  “贤妃……”

  贤妃:“陛下,臣妾与贵妃姐姐一样。”

  “淑妃……”

  淑妃:“陛下,臣妾没有经验,臣妾怕哪里出了差错,老祖宗会责怪臣妾的。”

  “顺妃、丽妃……”

  丽妃:“陛下,臣妾与顺妃一样,太年轻了,怕做不好。”

  陛下:“昭妃,那你呢?”

  昭妃:“若陛下放心交由臣妾,臣妾定当竭尽全力。”

  “不可!”

  太皇太后走入殿中:“谁都可以摄六宫事,唯独昭妃不可。”

  “为何?”

  太皇太后:“要不是她,皇后又怎会幽禁自闭,恃宠而骄的罪名,她可担待不起。”

  昭妃:“臣妾不知太皇太后此话何意?”

  太皇太后:“你若想害哀家的子孙,大可冲着哀家来,何必要对灵儿和琛儿下手?”

  贵妃:“太皇太后,这其中是否有误会啊?昭妃妹妹一直恪守宫规多年,是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来的。”

  太皇太后:“贵妃,你不必再为她说好话,她在宫中的一举一动哀家都很清楚,你狐媚惑主,如今害得哀家的婉儿,哀家亲自挑选的皇后也重病在床。皇帝,不然你以为皇后拼死不肯开门是为什么,就是因为怕传染给你,哀家自问,婉儿管理六宫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今重病在床,皇帝,你看都不看一眼。传哀家懿旨:昭妃狐媚惑主,从即日起,昭妃禁足于衍兴宫,无旨不得出,三皇子从今以后由贵妃抚养。”

  陛下:“老祖宗,昭妃并未迷惑朕,请老祖宗开恩,饶了昭妃吧。”

  太皇太后:“皇帝,你对皇后不闻不问,如今却为了这个狐媚东西来求哀家,真是太令哀家失望了,恐怕哀家哪日走了也不安心。”说着便去了皇后宫中。

  在门外,皇后不让太皇太后进去,清瑶:“太皇太后,娘娘不让您进去,她怕传染给您。”

  太皇太后:“是哀家亲自挑选的皇后。来人,把清瑶给哀家拉开。”

  众人都跪下了:“请太皇太后三思。”

  太皇太后不顾众人的反对,毅然踏入安然殿。

  皇后看见太皇太后来了,立马钻进了被窝,皇后:“老祖宗,您快出去,臣妾怕传染给您。”

  太皇太后:“婉儿,你操持后宫多年也辛苦了,皇帝不来,哀家来,你放心,哀家已经惩罚了昭妃,日后她的儿子也没有继承皇位的可能了。”

  皇后:“臣妾并不在意这些,臣妾只希望孩子们安好便好,就算臣妾豁出性命,臣妾也一定会保护他们。”

  太皇太后:“婉儿,哀家知道你识大体、懂事,但也要保护好自己。”

  这时,陛下来到顺德宫前:“奴婢请陛下安。”

  陛下:“婉宜姑姑怎么在这儿?”

  婉宜姑姑:“太皇太后在里面照顾皇后娘娘。”

  陛下:“你们也真是的,老祖宗都这么大年纪了,要是真有个什么好歹,那怎么办?”

  婉宜姑姑:“陛下息怒,陛下,太皇太后命奴婢带句话,说您来了大可不必进去,皇后娘娘是您的结发之妻,为您生儿育女,如今重病在床一句问候都没有,若是陛下看不惯皇后娘娘,那就撤销大长公主辅政公主和文王殿下辅政大臣的职位,请您自行决策。”

  陛下:“难道朕退让的还不够吗?老祖宗禁了昭妃的足,又把煜儿交由贵妃抚养。”

  婉宜姑姑:“陛下,奴婢只能说,您和当年太子殿下的脾气、秉性如出一辙。”

  陛下走进殿内,一进来就在呵斥:“皇后!你怎么能让老祖宗伺候你呢?”

  太皇太后气急了,狠狠地打了陛下一巴掌:“你这个不孝子孙,皇后都病成这样了,到头来你还在责怪她,哀家告诉你,日后皇后若有一日过得不好,哀家让你也过得不好。”

  皇后却在默默地哭泣。

  第二日上朝,陛下:“众卿可有良策赈灾萧州?大长公主。”

  大长公主:“本宫愿辞去辅政公主之职。”

  “文王。”

  文王:“臣也愿辞去辅政大臣之职。”

  陛下:“好啊,是老祖宗让你们来逼迫朕的吧?”

  满朝文武:“请大长公主殿下、文王殿下三思。”

  陛下:“姑姑,就算是为了百姓,不要在家事上起纠纷。”

  大长公主:“本宫就是要众卿知道,百姓的命是命,本宫女儿的命就不是命吗?”

  敬王:“臣要陛下一个交代。”

  轩宸世子:“陛下,臣的姐姐嫁予您多年,为你生儿女育、操持后宫,您却为了昭妃那个妖妃对姐姐不闻不问,真是让臣等心寒,这会让臣等以为,自己一直仰赖的天子,是不是一位贤名的君主。”

  大长公主:“既然陛下如此不懂得珍惜,本宫就将皇后带回敬王府医治,至于陛下的后宫,还是请那位昭妃来吧。对了,本宫忘了,太皇太后已经将她禁足了,还把三皇子交由贵妃抚养,陛下还是善自珍重的好。”说完便同敬王、文王走出了大殿。

  大长公主把皇后与太子公主一同接回了王府,大长公主:“婉儿,你大可不必如此,对于陛下那种人不必真的置气。”

  皇后:“母妃,儿臣真没想到,陛下对昭妃如此魔障,当初儿臣生灵儿和琛儿时,表现出的喜悦都是假的吗?”

  大长公主:“婉儿不必伤心,母妃一定会让他付出代价,让他知道,欺辱本宫的女儿,一定不会有好日子过。”

  不出大长公主所料,陛下竟在敬王府门口站着了,却被大长公主拒之门外,大长公主:“陛下怎么有空来敬王府?陛下现在难道不是应该在太明殿批奏折吗?”

  陛下:“姑姑,您就别调侃朕了,朕想瞧瞧皇后。”

  大长公主:“婉儿啊?陛下怎么这会儿想起婉儿了呢?你不是还要废了她吗?”

  陛下:“朕从未说过要废黜婉儿的皇后之位。”

  大长公主:“陛下未说过,但你对昭妃的种种迹象,你确有废后之意。如今婉儿病得很严重,回不去你那冰冷的皇宫,至于灵儿和琛儿自有乳娘照顾,陛下也不必担心,还请陛下速速回宫。来人,关门。”

  没想到一国之君竟被拒之门外。

  在府中,大长公主:“朝儿,母妃要照顾你姐姐,无暇照看灵儿和琛儿,你和悦儿也照看着点儿,别出什么意外了。”

  “儿臣知道了,到时候让悦儿看着,和谦儿一起玩,儿臣早就想让谦儿做太子的伴读了,只不过,母妃,您把陛下拒之门外,不太好吧,他毕竟也是一国之君啊。”

  大长公主:“他是一国之君又如何?本宫是他的长辈,当年若不是本宫把他救下,他何来的今日?再说了,他上面还有太皇太后呢,如今他忘恩负义,竟然让本宫的女儿受委屈,你说,本宫这口气能咽下去吗?如今你掌着工部,封王是指日可待。”

  “儿臣知道了。”

  陛下为安抚皇后母家,封轩宸世子为缘郡王,其子为敬云世子。

  陛下也在烦恼,皇后病重,贵妃与几位妃位的嫔妃又有太皇太后的施压,都不敢接受后宫之事,害得陛下只能让他的乳母孙氏来暂掌后宫之事,但她毕竟是一介奴婢,又没有凤印,所以很多嫔妃和宫女、太监都不服她,于是又交给了太皇太后的心腹婉宜姑姑,婉宜姑姑毕竟是太皇太后的人,嫔妃和宫女、太监都开罪不起。

  这日在辰曦宫,太皇太后:“皇帝真是要跟哀家对着干吗?”

  婉宜姑姑:“太皇太后息怒,陛下已将后宫之事交由奴婢,太皇太后意下如何?”

  太皇太后:“既然皇帝让你掌着,你便掌着就是。明日你陪哀家出宫去瞧瞧婉儿。”

  “是。”

  第二日,太皇太后来到敬王府:“婉儿,我可怜的孩子,是哀家让你受委屈了。”

  缘郡王:“老祖宗,您可要为姐姐做主啊,那昭妃让当朝皇后受了委屈,真是罪该万死,请老祖宗赐死昭妃。”

  大长公主:“朝儿,你瞎说什么呀?人家昭妃可是生育过皇子的人,外祖母怎么可能把她赐死呢?”

  太皇太后:“哀家之前也不是没有这个想法,只是皇帝一再恳求,哀家也就心软了。这样吧,哀家让她去龙兴寺出家为尼,也算是了结了皇帝的旧情。”

  “太皇太后圣明。”

  懿旨一下,陛下就去求情了:“老祖宗,这可万万使不得啊,昭妃是宫妃,因无故便被贬出家为尼,这朝臣们也有所怨念。”

  太皇太后:“她无故,哼,她害得帝后不和,秽乱后宫,她的罪名还不够大吗?哀家向你保证,昭妃走了,朝中无人作声。”

  真如太皇太后所说,朝中无一人朝奏,陛下也只好忍痛割爱。


  (https://www.zbbwx.net/book/3305704/11111110.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