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 第419章 省领导来作协拜年(第二更)

第419章 省领导来作协拜年(第二更)


1988年春节终于到来,大年三十晚上,方明华夫妇带着两个孩子在父母家过年,还有小妹方明丽,过了一个热热闹闹除夕。

    当然到晚上重头戏是看春晚。

    小品表演艺术家赵丽蓉第一次登上春晚的舞台,她与当年凭《济公》而走红的演员游本昌演出了小品《急诊》,面对全国电视观众,赵丽蓉毫无紧张与生涩,将一位值班大妈塑造的生动自然接地气,让全国观众记忆犹新。在那以后,赵丽蓉成为春晚的常客。

    毛阿敏和河南姑娘程琳都是首次登上春晚,分别唱了成名曲《四年》和《信天游》。

    我低头向山沟

    追逐流逝的岁月

    风沙茫茫满山谷

    不见我的童年

    从此歌坛尽刮西北风。

    《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山沟沟》、《走西口》.

    其实,方明华最喜欢看的还是牛群和李立山合作的相声《巧立名目》。

    讲述了一位科长用各种理由用公款吃喝的故事,一句:“领导,冒号!”成了春晚上的第一个梗。

    现在的相声,谁敢写这个?

    欢欢乐乐的大年过完,正月初六上班,早上作为杂志社主要领导之一的方明华和一帮领导给单位职工拜完年之后,方明华就把白苗叫到自己办公室。

    简单寒暄两句,方明华就进入正题。

    “白苗,咱们的《延河》去年发展势头不错,特别是刊登了一大批先锋类小说,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口碑,不过从三月份开始,你作为专门负责小说组的主编,就要注意今年的文坛新动向。”

    “方主编,你是说新写实小说?”白苗立刻会意。

    “对!这将是今年几年文坛的新出现的热点,就像前两年的先锋类小说一样,我们必须抓住这个热点,刊登一大批这方面的优秀作品。”

    白苗听了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点我已经考虑过,去年已经出现池莉、刘恒、刘震云等一批年轻作家,他们擅长写此类小说,我打算以《延河》编辑部的名义给他们写信,进行约稿。”

    “这个想法很好。”方明华点点头:“信件也署上我个人的名字。”

    “方主编,这样一来,那就更有号召力了!”

    “别拍马屁!”方明华笑骂道:“等过段时间,我准备以杂志社的名义召开关于新写实小说研讨会,除了邀请省内外著名的评论家,也把这些作家邀请来西京。”

    “趁机和他们签署大神约?”

    卧槽!

    话干嘛说这么直?

    方明华瞪了他一眼。

    “哦,对了,年前说的精华本的刊登文章你选定好没有?拿来让我看看。”方明华又说道。

    “基本结束,初步选定大约80篇,后面我们再精选,争取压缩到50-55篇.我去给你拿。”白苗说着就要站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方明华拿起话筒,语气很热情。

    “胡主席,过年好”

    “刘常委带着一帮领导要来给作协同志拜年?行,我马上过来。”

    方明华挂掉电话对白苗说道:“我得到作协那边去一趟,管咱们的刘常委过来慰问,下午你再给我送来。”

    “好的。”

    方明华简单收拾了下,就匆匆杂志社,向作协大院走去。

    两家离的很近,步行即可,方明华到了作协后面的一个小院,作协主席胡才的办公室在这里,他发现几个副主席都到了。

    王汶石、杜鹏成当然还有陈中时、贾平娃,连这一年很少露面的陆遥也来了。

    都是熟人,过年见面少不了一个寒暄,相互拜年。

    没过多久,一个工作人员匆匆跑进来说领导们已经进了作协大院,胡才赶忙率领众人去迎接,刚出小院门口就看到刘常委带着几个人走过来。

    刘常委还兼任着省宣传部部长,算数作协的主管领导,相互握手,后面跟着几个厅局领导方明华也认识。

    宣传部的王副部长、文化厅的张厅长、文联的吴主席,这些人工作中有经常打交道,不过让方明华有些吃惊的是还有一位中年男人,五十岁出头,他不认识。

    “这是司法厅的郑厅长。”刘常委主动给个人介绍道,又对郑厅长说道:作协的这几位副主席,你都认识吧?我就不用一一解释。”

    “认识,认识,都是咱们省的大作家,怎么不认识?”郑厅长主动和几位副主席挨着握手。

    轮到方明华这里,握着手连连说道:“年少有为,年少有为啊.”

    “郑厅长,我也不年轻了,按照咱们秦省的说法,今年虚岁三十了。”

    方明华笑道。

    “三十还不叫年轻?我三十岁的时候,还在公社当干事呢。”郑厅长说到。

    大家听了都笑起来。

    方明华暗暗纳罕。

    二十多年从一个普通干事干到厅局级干部,那也是有一番本事的,只不过司法厅和咱们作协有啥关系?

    一把手干嘛要来拜年?

    不仅是方明华,其余几个副主席心里都感到疑惑,不过谁都没有说出。

    来到胡才办公室,刘常委询问作协的近期工作,还关心问到作协存在什么困难。

    当然这些都是场面上的话,领导会认真听你讲困难,但解决不解决那是另一回事。

    完了,刘常委又在一帮领导的簇拥下,慰问了作协的工作人员,拜年嘛,说些好听的话。

    其实每年都如此,有的时候是分管作协宣传领域的常委来,有的是委托宣传部的常务副部长来,反正也就是走过过场。

    等一圈走完之后,众人回到作协的小会议室,工作人员给各位领导端茶倒水。

    这个时候,刘常委坐在沙发上对着大家说道:“这次来看望大家,我把司法厅的郑厅长也拉来,主要想让各位大作家,还有作协下面那些作家们,能够配合咱们省上的普法宣传活动,写一些关于法治方面的文学作品。”

    大家恍然大悟。

    这里有个社会背景。

    1985年12月,国家作出了《关于在全体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定》,开始了第一个五年普法宣传活动。

    秦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要分三步走,即一年准备、打基础、创经验,三年实施普及、大发展见成效。

    而今年恰好是第三年。

    “各位大作家,我就拜托你们了。”郑厅长还开玩笑似向众人抱拳,大家都笑起来。

    领导安排的活当然要执行,胡才立刻代表作协表态,说作协马上召开理事会,研究讨论此事,号召全省作家积极响应,推出一批高质量的有关法治方面的文学作品,促进我们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刘常委当然很满意。

    临走前,还专门和方明话握手,笑眯眯的:“方主席,这里面伱最年轻,又获得过茅盾文学奖,一定要带头写哦。”

    我@#¥¥%……

    (本章完)


  (https://www.zbbwx.net/book/3314141/11110715.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