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嘎嘎乱世,娇娇小姐的杀伐果决 > 第166章 所以我委派你去

第166章 所以我委派你去


玉武帝考虑出海的人选,想来想去,他还是决定派郑博望出海。

  他派公公召来了郑博望。

  郑博望进了含元殿,向玉武帝行礼。

  然后,玉武帝把孛泥国人想用黄金换土地的事情说了。

  “海上缥缈难寻,孛泥国又远,这事靠不靠得住?”郑博望皱眉道。

  “所以我委派你去,这个事情可以宣扬国威,让更多的小国前来朝贡、进行交易。国家有了钱,才可以踏平北方的氐人嘛。”

  郑博望听了这句话,心里的热血一下子涌上来了,“好,老臣听皇上的安排,下海去孛泥国。”

  “南都外的江面,有三艘大船,每艘船可以装两千人,三艘船,可以装六千人。你挑选精兵上船,至于米粮之类,我交给户部去调度。”

  “老臣还有一个请求。”郑博望的头微微抬起,“可否让小女随老臣一同前往孛泥国。”

  “哈哈,哈哈。准奏。”

  郑博望很激动,下跪磕头,“谢皇上。”

  “至于江岸的防务,你交给谁?”

  “老臣身边的裨将俞啸川性情淑均、晓畅军事,可以担当大任。”郑博望说的是实话。

  “就照你说的办。”

  郑博望退到殿外,等候公公去宣召后殿的郑闺美。

  不久,郑闺美匆匆而来,向玉武帝辞行。

  玉武帝叮嘱道:“你们父女在海外,一定要机智,不可被外人骗了。”

  郑闺美点头而去。

  郑博望带着女儿,来到了南都外的江边,走上大船查看。

  “在大海上,有了大船,也就不怕大风大浪了。”郑博望很欣慰。

  郑闺美微笑着,看着远处的江面……

  五日后,六千军士上了船,一个月所需的米油、淡水也上了船。

  但郑闺美发现所带的物资里,没有黄豆。

  “爹,可以带一千多斤黄豆。”

  “黄豆?要那东西作甚?”郑博望一头雾水。

  “把黄豆铺在簸箕上,洒上水,盖上布,此后每日淋一点水,要不了十天,就有豆苗了。在海上可能会遇到突发的事情,万一靠不了海岛,吃这豆芽,也算有了一样新鲜的菜蔬。”

  郑博望听后,不由得大笑,“你说的还真是实情,好,就照你说的做。”

  他派人上报给户部的主事后,主事派人送来了两千斤黄豆,并搬上了船。

  随后,礼部侍郎带来了孛泥国的使者。

  使者上了船,就坐下了。

  郑博望下令三艘大船,沿着江流朝东行。

  “你告诉我们,如何前往孛泥国。”

  “到了海面,我自会说的。”使者很黑很矮,嘴巴也是撅的。

  ……

  船行至傍晚,到了出海口。

  出海口的南边有很多星罗棋布的小岛屿。

  使者站起来,看着闪烁着月光的海面,“往东南方向行,顺风,一日可达,大约两百多里。”

  郑博望下令继续开船。

  但郑闺美劝道:“晚上看不到海下的礁石,万一触礁,可就去不了孛泥国了,要审慎啊。”

  郑博望想想也对,于是下令抛锚,原地休息。

  天亮后,郑博望下令,每艘船上准备十个大簸箕,平铺黄豆,洒水盖布,发黄豆芽。

  毕竟把黄豆发成豆芽,需要时间嘛。

  如若不提前弄,怎么来得及呢?

  幕僚听令,去吩咐手下人去做了。

  使者站在船头,把右手搭在额前,指导着他们的大船如何行驶。

  只因海上的风浪较大,船速不快,直到第二天,三艘船才抵达孛泥国。

  孛泥国的面积约为6平方千米,生活着一千人左右。

  他们的祖先,据传是从马来半岛乘船而来的,发现这岛很隐蔽,物产也丰富,便住下来了,一住就是一千多年。

  现在海水上涨,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就要被淹没了,所以很焦急。

  当他们看到大国的三艘大船来的时候,欢呼雀跃,那个小国主菩提亚亲自走到海岸迎接郑博望等人。

  之前,有华人在岛上生活,菩提亚跟着华人学了一些基本的华语,可以和郑博望等人做简单的交流。

  菩提亚穿着草鞋,斜披着一件粗布衣裳,带他们到了吊脚楼里会谈。

  菩提亚叫人拿来了很多椰子,撬开了,给他们喝。

  郑博望等人也很口渴,拿起椰子,把嘴巴对准那个洞就喝。

  喝完了后,郑博望开口:“我朝皇帝英明神武,愿意接纳你们海外的岛民,但你们事先说的三十万两黄金,在哪里?”

  菩提亚急忙说:“就在山洞里。”

  他下了吊脚楼,带着郑博望等人前往小岛的最高处。

  最高处有一座小山。

  山下有一个大洞,洞口站着八个拿刀的士兵。

  他们见到国主菩提亚带着客人来了,连忙把山洞的门打开。

  菩提亚带着郑博望等人进去了。

  郑博望等人看到了靠墙码放的一堆堆黄金,金灿灿的,令人意眩神迷。

  郑博望对身边的幕僚说:“你召集两千军士,把这些黄金,全部搬上船。”

  “是!”幕僚立即离开了。

  然后,菩提亚走出了洞口,带郑博望等人去另一处海滩。

  郑博望看到海水已经上涨了,淹没了很多低矮海边的屋子,屋子只露出了一个个的尖角。

  而他们站立的地方,是比较高的,也已经有了海水。

  幸亏那些椰子树挺多,还可以暂缓海浪的冲击,否则这小岛早就分崩离析了。

  接着,菩提亚带他们去了一大块田地里。

  郑博望看到了一大片绿色的植物,很矮,匍匐在地。

  其叶、茎青绿,叶的大小、疏密不一样。

  菩提亚用手扯起一根茎,下面多白须,挂着鸡蛋一样的淡黄色根块,有大有小。

  “这是什么?”

  菩提亚微微一笑,“这叫阳芋,种下去,三个月可以收获。”

  郑博望很惊讶,“种一亩,可收多少斤?”

  “六千多斤。”

  郑博望瞪了眼,用手拿过阳芋,颤着声音说:“我、我朝每亩水田的收获……只有三百多斤。这、这阳芋的产量这么高……一定是好东西,碰上灾荒年,可以疗饥救荒,我要带回去种……哈哈。”

  随后,菩提亚吩咐手下把全部的作物都挖了,挑选一些上好的阳芋做成菜。

  剩下的阳芋则搬到船上去。

  反正小岛要被淹没了,不带走也是浪费。

  ……

  一个时辰左右,阳芋菜摆上了桌子,有烧的、炸的、炒成丝的、蒸的、煮的等等。

  这种阳芋,吃到口里,细腻而微甜,多吃不腻。


  (https://www.zbbwx.net/book/3309285/11110968.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