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嘎嘎乱世,娇娇小姐的杀伐果决 > 第172章 还捡起了地上的很多果核

第172章 还捡起了地上的很多果核


郑博望吃了说好,幕僚又拿了一块吃了。

  此时,几个亲兵也嚷嚷着要吃。

  于是,菩提亚爬上树,摘了几个下来,给他们掰开了。

  几个亲兵吃了也说好。

  当他们离开赖尔马树的时候,依依不舍。

  “流连忘返?都不想走了?”菩提亚笑着对几个亲兵说。

  郑博望忽然灵机一动,“就把这个树叫流连树,果实就叫流连吧。”

  众人纷纷说好。

  幕僚很细心,还捡起了地上的很多果核,想带回中土去种植。

  其实,他根本不会知道,这种树只能在热带地区种植。

  这种水果,也就是今日被民众所喜爱的榴莲。

  明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录,“榴莲可供药用,味甘温,无毒,主治暴痢和心腹冷气”。

  新鲜的榴莲,果肉甜糯,散发着一股淡淡的奶油味儿,还是一种药材,可用于血亏、须白、早衰、疥癣、皮肤痒等症的治疗。它能活血散寒、缓解痛经,很适合常受痛经困扰的女人食用。

  菩提亚看他们很喜欢吃,又上树摘了几个大的果子,交给几个亲兵拿着,说是可以晚上吃……

  到了次日,郑博望笑道:“昨日吃到了流连果,滋味殊绝,想必还有一个果子,是我们所没见过的。我们几个人再去走一圈看看。”

  菩提亚很熟悉各个海岛的情况,就在前面带路。

  从海岸上走进丛林里,走了七百多米,众人看到了很多高树,大约每棵有十几米。

  其树皮为深褐色,枝杈很多而密集,叶片厚革质,交互对生。

  果实圆滚滚的,也是深褐色,都长在树的上部。

  菩提亚吃过这种水果,“它叫莽吉柿,剥开来,果肉像蒜瓣。”

  郑博望很感兴趣,都说想尝尝。

  菩提亚就爬上树,站在高处,摘了就抛下来。

  下面的人接住了,就剥开吃。

  “酸酸甜甜,好吃。”郑博望赞不绝口。

  此时,其他人也捡到了莽吉柿,剥了就吃。

  直到菩提亚把这棵树上的莽吉柿都摘光了,他们还没吃够。

  菩提亚笑道:“不能再吃了,多吃会坏肚子的。”

  众人都听他的劝告,向前面走去,要找水洗手。

  在剥的时候,那些果汁都沾到了手上,黏糊糊的。

  郑博望想给它取个新名字,但一时半会想不出来,便作罢。

  其实,莽吉柿就是现在民众喜欢的山竹。

  它又名山竹子、山竺、倒捻子等等。

  “你们岛上过去种了莽吉柿么?”郑博望问菩提亚。

  “我们岛上也种过,后来刮了一场大风,把树全吹倒了,就再也没有了。”菩提亚苦恼地摇摇头。

  他们走下一个山丘,看到了一条小溪,便走过去洗手。

  里面的水很清澈,水下面的白石清晰可见。

  “爹,还要往山中走?”

  “难得出海一次,上了这个岛,发现了好果子,高兴了再走走。”郑博望甩干了手上的水珠,朝前走。

  走到一处开阔的平地上,又见到了几棵果树。

  这果树大约有七八米高,茂密的树冠上长着嫩绿的叶子,它的枝干像鹿茸,其皮凹凸丑陋。一个个的果子,挂在枝叶间。

  有的枝条很细长,其顶端的果子沉甸甸的,往下垂了。

  这种果子一般呈椭球形,底部略尖,中部肥胖,有一种曲线的流畅美感。

  有的果子是绿色的,有的黄了。

  菩提亚走过去,摘了一个黄色的果子,撕了皮就吃,汁水四溢。

  “这是什么?”郑博望很好奇。

  菩提亚吃完了手里的果子,“它叫酸子,但熟了后,像蜜一样甜。”

  众人都上前来,摘了垂下来的黄色酸子。

  郑闺美闻着黄色酸子的自然清香,口水都出来了。

  虽然他们吃了很多莽吉柿,但见到了酸子,也还是想尝尝。

  她撕开了果皮,尝了果肉,感触到了甘甜,那甜甜的果汁铺在舌头上,真美味。

  这个酸子,就是后世的芒果,又名马蒙、蜜望子、檬果等等。

  有一个亲兵摘到了一个不是很黄的酸子,咬了一口就扔了,“真酸!”

  “哈哈,不然怎么叫它‘酸子’呢?”菩提亚哈哈一笑。

  “我们也看够了,回到海边去吧。”郑博望说。

  “好,就往前面走吧,走前面也可以到海边。”菩提亚说完,走在林子里开路。

  有几只蚊子,像豌豆一样大,想要咬他,被他掐死了。

  “这岛上的蚊子好大啊。”郑闺美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蚊子,当然很惊讶了。

  走到一处山下,出现了一棵大树,大约有六米多高,树干粗壮、枝繁叶茂。

  其大枝上连排挂着几个果,形如小冬瓜,皮上的凹凹点点,像锯齿。

  郑闺美看着一个大果,不禁为之担心。

  这么大的果,想必也很重,这树干会不会因承受不了而断掉?

  她的担心是多余的,这种树的材质坚密,很强韧,岂会倒下?

  菩提亚走到树下,指着一个大果说:“它叫频那挲,吃起来很脆,微微酸,生吃不太甜,如果蒸熟了,会很甜的。”

  “摘一个下来。”郑博望大声说。

  菩提亚从腰里拿了一刀把子,割断了频那挲果的蒂把。

  他把频那挲果放在地上,拿刀子把它切成了两半。

  但果皮内的黏液沾到了他的手上、刀子上,此时也顾不得了。

  他又把两半切成了四半,又把四半切成了八半。

  此时,黄灿灿的果肉呼之欲出、清香四溢……

  明代人王佐曾在诗里写道:“硕果何年海外传,香分龙脑落琼筵。中原不识此滋味,空看唐人异木篇。”此果后被中土人称为“波罗蜜”,其原产地为古印度。至于传入中途的时间约在唐代唐明皇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的。

  《本草纲目》云:“菠萝蜜……内肉层叠如桔,食之味至甜美如蜜,甘香微酸,止渴解烦,醒酒益气,令人悦泽”。可知其对人体是有益处……

  但是他们一路上吃了很多水果,根本吃不下了,只尝了一瓣果肉,便匆匆来到海岸,走上船了。

  上船后,郑闺美发现手指上还留着菠萝蜜的余香,久久不退。


  (https://www.zbbwx.net/book/3309285/11110962.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