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寒花晚凤 > 第35章 丰亦轩的记忆

第35章 丰亦轩的记忆


非晚看到丰亦轩在走廊尽处等着她。

  “我总做不到像你一样潇洒走江湖。”她看着自己手上的书说。

  他沉默了一会,说:“那都是表象,去江湖只是没有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有时我还挺羡慕你,总有用不完的热情。”

  “你身在王府怎么会无事可做?”

  “别人都说我出生王府,享受荣华富贵。而我刚好相反,害怕自己享受这荣华富贵。”

  “为何?”

  他又是一阵沉默。

  “小时候有些事记忆太深了。”他停了一会,说,“上次不是告诉过你,我和姜君宇相识吗?其实我们不仅是相识,我们还一同感受了那场败战。”

  “你们那时候也不大,会有什么感受?”

  “有一天,我在街上得到一个盒子,上面上了奇怪的锁打不开,姜君宇从小就喜欢研究新的东西,我就找他帮忙。那时的我对他特别钦佩,因为夫子都没有任何问题可以难到他。我以为捡到的只是一个普通的盒子,他告诉我里面是军情书信。”

  “这么重要的东西,你怎么会捡到?”

  “当时的容州挺乱的,当今皇上那时还是太子,先帝出征后由他监国。连年战争,百姓生活不安定,街头常有打闹之事。那个盒子应该是谁在不小心的时候掉落的。”

  “你们把军情呈上去了吗?”

  “没有,军情上的不是普通的文字,我看不懂。他说是军情,我当时不信,怕他弄错了挨批评。他见我不信他就说那就先不上呈那盒子。但我们一连几日去皇宫偷听情报。但都没有听到我们所看到的情况。我以为真是他弄错了,他还是坚信他自己没错,还让我放风,自己去偷改奏折,发军资。”

  “这可不是小事,你们做成了?”

  “做是做成了,不过并没有起到作用。原来是军资发晚了,也发少了。先帝和我父亲是带着重伤回来的,他们虽知道我们不是做坏事,但还是被罚了。只是没过几日,先帝驾崩,我们的责罚就被免除了。”

  “你们的胆子可真不小。”

  “再后来就是现在的皇上登基,天下就太平了,好像谁都不记得那些事了。但我们永远记住了盒子里的军情,速发粮草四十万石。”

  “有些代价虽然有些大,但那都过去了。”

  “那时候我们不了解真实的情况,不知道我们是以国土换来我们的和平。随着慢慢长大,我却越来越内疚,如果我当时相信他,也许结果会不一样。”

  “那跟你们没有什么关系,北临的侯爷和你父亲都告诉我一些当年的事了,虽然不具体,但绝不仅仅是军粮这么简单。苍国当时为何如此清晰知道行军路线?如何会提早做好准备在等着他们?这些跟你们两小孩子有什么关系?”非晚说,“所以你白梅山下山后就去闯江湖,就是为了折腾自己?”

  “算是吧。不过,姜君宇比我更难受。他的性情也比以前更冷了,以前他只是有些傲气,但还会给我吹箫,后来他就变得冷漠了。”

  “他还会吹箫?”

  “你不知道吗?从小他就精通音律,尤其是箫,他的一曲绕梁三日。哪怕不懂音律的人,像我,听他吹也会沉迷其中。”

  “看来对他的事我确实了解很少。我也想不到,那次的事还影响了你们。皇上知道你们的事吗?”

  “当然不知道。那时的他也是焦头烂额,我们哪敢给他添麻烦,再说后来都是大势已去,谁会再提当年的事?”

  “真想不到你们还有这种经历。看师兄你一直是无所谓的样子,我以为你是不想受束缚,原来是因为这个。其实环境一直在变,当年的失误也好,失利也好,并不意味每一次战争都会如此。这次跟苍国之战,虽然没有多大的优势,但咱们也没有失势。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改变的。”

  “你身上总有给人力量的东西。”

  “那是当然,师父从小就告诉我,只要我想,就能按自己的能力改变一些事。”

  他们边走边抬看夜空。

  “月亮又快圆了。”非晚说。

  他知道月亮圆缺只是时间问题,但人世间的事一次缺失却很难再圆满。

  “姜君宇也不容易,我希望你们能幸福。”他忽然说。

  “个人的事我没有想太多,去猜测人心的事也不是我擅长的,讨好男子的事我也做不来。如果他真心待我,我也必真心待他。如果不是,我也不期待。”

  “我现在我可以肯定,你果然不是小时候的那个小姑娘了。”

  非晚笑了。

  “明日带我们好好领略一下安南的大好河山,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

  “嗯,你先好好休息。”

  丰亦轩把非晚送回房间后,自己一个人还在院子里站着。心想,我终于能放下了。

  第二日,丰亦轩先带她们去南剑湖游船,丝竹之音越来越近。

  “师兄,安南竟有船上教坊,是今日特有还是她们平常就在船上?”雪燕问。

  “这不是正经的教坊,只是她们共同爱好音律之人聚在一起玩闹罢了,她们隔三差五地会在游船上演奏,她们不招客人,。”

  “竟有这么大的游船,那倒是南剑湖上的一道好风景。好想近处看看她们。”非晚说。

  “你想看吗?那我们可以靠近。”

  他让船家靠近那艘船坊,坊上出来一个妙龄少女,只见她轻纱罗裙,及腰的青丝随风飘逸,她笑盈盈出来喊道:“哥哥,你怎么来了?”

  原来她是安南王二小姐,丰亦轩的嫡妹丰烟如。怪不得丰亦轩如此了解这个船坊,也没人敢打扰这艘船坊。

  “这两位是我的师妹,她们想来看看你。”

  她们随她进入船坊,丰亦轩站在了船头。

  “两位姐姐快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进入,才知道里面比外面看的宽敞。除了丰烟如还有四位官家小姐。一位手里拿着箫,一位手里拿着笙,一位手里拿着琵琶,一位坐在琴前,另一架琴前的位置应该就是丰烟如了。她们看着两位女侠打扮的非晚和雪燕,眼里都露出了羡慕的神情,大概是羡慕她们随意,洒脱和自由吧。

  丰亦轩站在船头,听着船坊内她们细声的交流,接着听到了熟悉的《凤凰台上忆吹箫》,笙箫合奏,清幽淡雅,优美动人。过了一会,琵琶和琴声的加入,仿佛把远方的人拉到了近处一样,他竟听到了女生和唱:

  千里相思,况无百里,何妨暮往朝还。

  又正是、梅初淡伫,禽未绵蛮。

  陌上相逢缓辔,风细细、云日斑斑。

  丰亦轩只在白梅山的时候,听过她们在山间玩耍的时候一起喝小曲,第一次听到她们如此正式的吟唱。

  不知不觉中周围靠近了不少的游船,直到曲终,他们还久久未散去。

  非晚和雪燕互相看了看,笑了起来。她们也没有想到能在琴箫伴奏中共同吟唱。

  非晚和雪燕作别她们,心中意犹未尽。

  午间,丰亦轩带她们到安南有名的香旺楼用午膳。

  “刚才听吹箫的姑娘说,她的箫是奇音老人所制。奇音老人是谁?他的箫很难求吗?”非晚问。

  “奇音老人是谁没人见过,据说他独自居住在北梁山。他的箫从来不卖,只赠有缘人。”

  “那怎么去北梁山?”

  “去北梁山得跨越好几座山,它在最北端。你打听它,是想去那里吗?”丰亦轩。

  “我只是问问。”

  安南的风土人情让非晚舍不得离开。


  (https://www.zbbwx.net/book/3308702/11111099.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