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 > 第143章 五丰农学府

第143章 五丰农学府


许通离开后,武百立即开始下一步的布局。

  他目光坚定地对张清说道:“张清,现在单州城内兵力空虚,我估计留守的兵力不过千人。”

  “你率领五千兵马,即刻出发,务必一举攻下单州。”

  张清精神抖擞地应道:“是!”

  随即转身离去,准备率领兵马攻打单州。

  张清走后,罗隐走到地图前,指着上面的标记对武百说道:“主公,如今山东兵力空虚,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我们可以让兖州的兵马南下攻打徐州,沂州的兵马南下攻打淮阳军。”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控制山东的大部分地区,将宋朝的势力范围压缩到西部。”

  “最后,我们再一举拿下剩余的地区。”

  武百听后大为赞同:“好计策!军师,请你帮我写两封信,然后派人分别送到兖州的武松和沂州的孔亮那里。”

  罗隐点头应是,随即开始书写信件。

  不久后,两封书信完成。

  武百派人快马加鞭,分别将信送往兖州和沂州。

  与此同时,张清已经率领五千兵马出发,直奔单州而去,他们的行动迅速而果断,意在趁宋军不备,一举拿下单州。

  另一方面,武松和孔亮在收到武百的书信后,也立即开始行动起来。

  他们分别率领各自的兵马,按照罗隐的计策展开行动。

  一场针对宋朝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在武百的精心策划下悄然展开。

  山东的战局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武百的义军凭借着精心的策划和果断的行动,逐渐占据了上风。

  而宋朝方面,由于兵力分散和空虚的弱点被义军抓住,开始陷入了被动防守的局面。

  几天后,平乡张村的土地上已经完成了全面的播种,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武百坐在罗隐家的院子里,亲手刷洗着一台挖掘机,他的动作认真而仔细,仿佛在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

  这时,何牧从远处走来,看到武百亲自在刷洗挖掘机,不由得笑道:“主公,这等小事,何必劳您亲自动手?”

  武百抬起头,笑着说道:“这点小事,不需要麻烦别人。”

  “我自己来就行了。”

  何牧点点头,他接着说道:“主公,我已经考察了平乡其他的土地,并且和各地的村长都谈过了。”

  “他们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们随时可以过去种植。”

  武百停下手中的活计,问道:“何牧,这平乡县一共有多少亩地?”

  何牧回答道:“据统计,共有十八万亩地,这可是一片广袤的沃土啊。”

  武百感叹道:“这么多亩地,只靠人力耕种是不行的。”

  “我们必须培训一些人学会开挖掘机,提高耕作效率。”

  何牧深以为然:“确实如此,现代化的农业离不开机械化。”

  “如果我们能够培训出一批熟练的挖掘机操作手,那么耕作的速度和质量都将大大提升。”

  武百接着道:“不仅如此,我们还需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

  “只有掌握了更多的知识,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农业技术。”

  何牧眼睛一亮:“主公说的有道理。不如我们开设一个学府,专门负责培训农民和挖掘机操作手。”

  武百听后大为赞同:“我也正有此意。”

  “开设学府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还能为我们的农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这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

  说干就干,武百和何牧立刻开始着手筹备学府的开办事宜。

  阳光照耀在罗隐家的院落里,武百带着满腔热血走进罗隐的书房。

  军师此刻正沉浸在书海中,见到武百到来,他放下手中的书卷,微笑相迎。

  “军师,我有一事想和你商量一下。”武百开门见山,神色凝重中带着几分期待。

  罗隐轻轻颔首,示意武百继续。

  “我打算把你家拆了,盖成农业学府。”武百的语气中透露出坚定与决心。

  罗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随即他微笑着点头:“可以啊,这种利国利民的事情,我当然全力支持。”

  武百听到罗隐的答复,心中大喜:“真是感谢军师。我的计划是这样的,你家,还有你的院子,加上后面的荒地,盖成个五层楼。”

  “这将成为我们培养农业人才的摇篮,为天下的农民树立一个榜样。”

  罗隐听后,不禁笑出声来:“这么大的工程,可要辛苦俘虏们了。”

  “哈哈哈,军师所言极是。”武百大笑几声,但随即他眉头微皱,似乎想到了什么棘手的问题,“不过,军师你说得对,如果宋军听说被俘后不仅要种地,还要盖楼,以后怕是不愿意投降了。”

  罗隐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我有一计,可让宋军都愿意投降我们,还愿意干活。”

  武百闻言大喜过望:“军师请讲!”

  罗隐缓缓道出计策:“我们可以设立一个特殊的职业,就叫后勤军。”

  “这些投降的宋军将成为后勤军的一员,他们主要负责耕种和其他劳动力工作。”

  “但是,我们要给予他们比宋朝更好的待遇,保证他们的住宿和饮食都达到一定的标准,并且军饷要高于宋朝。”

  “同时,在后勤军中设立官职等级,对于那些表现优秀的人,我们可以提拔晋升。”

  “这样一来,他们不仅有稳定的收入和生活保障,还有晋升的机会,我相信很多宋军都会愿意投降我们并为我们效力的。”

  武百听后拍案叫绝:“军师此计甚妙!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能吸引更多的宋军投降,还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军师真是我的智囊啊!”

  罗隐谦虚地摆手:“主公谬赞了,我也是为了我们的共同事业着想。”

  两人相视而笑,开始详细商讨起具体的实施计划和细节问题。

  他们谈论着农业学府的建材选用,和如何选拔和培养后勤军等问题。

  他们的谈话持续了很长时间,但两人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兴奋和期待。

  终于,在精心的筹备之后,罗隐家开始动工改造。

  俘虏们在武百和罗隐的号召下积极投入到建设中。

  他们搬砖运瓦、和泥砌墙……每个人都忙得团团转但脸上却洋溢着满足和自豪的笑容,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为一件伟大的事业贡献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五层楼的农业学府逐渐拔地而起。

  这座学府不仅拥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和实验室还配备了各种先进的农业设备和工具。

  在这里农民们可以学习到最新的农业知识和技术提高自己的农业生产能力。

  而后勤军们则在这里接受培训成为专业的劳动力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持。

  武百和罗隐站在学府的门前欣赏着这座新兴的学府心中充满了自豪。

  他们知道这座学府将为天下的农民带来希望和福祉也将为他们的共同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北风呼啸,银装素裹的大地映照着冬日的暖阳,新建的学府矗立在此,气势恢宏。

  武百望着这座自己亲手创办的“五丰农学府”,心中满是欣慰。

  他取名为“五丰”,正是希望这片土地上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

  昔日平乡县,如今已更名为五丰县,这里不仅是义军的第一个农业试验点,更是他心中的希望之地。

  雪花如柳絮般飘洒,覆盖在学府的红墙灰瓦之上,更添了几分古朴与庄重。

  五丰农学府内,人声鼎沸,座无虚席。

  罗隐作为校长站在讲台上,声音洪亮,激昂陈词,为学子们描绘着农业发展的宏伟蓝图。

  何牧作为主任在一旁协助,他们二人配合默契,为这所新学府注入了无限的活力。

  武百也亲自来到第一线,他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因此,他倾囊相授现代农业技术,从选种、播种到收割,每一个环节都讲得深入浅出,让学子们受益匪浅。

  转眼间,第一批农业人才已经培养出来。

  他们怀揣着武百等人的期望,奔赴各个村落,将所学的农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他们的到来,为这些村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粮食产量大幅提升,村民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着改善。

  当武百回到办公室时,马乡、罗隐和何牧已经在等他了。

  办公室内,炉火正旺,四人围坐,气氛显得既严肃又充满期待。

  武百率先开口,眼中闪烁着满意的光芒:“现在的种植业培训进行得很顺利,学生们都已经掌握了拖拉机的驾驶和农业器械的使用。”

  何牧听后,立刻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那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发放农业机械呢?”

  武百沉思了片刻,随后果断地说:“明天就发放,我们要确保五丰县的每个村子都能受益。所有器械,每个村子分发五个。”

  何牧闻言,立刻应道:“明白!我这就去安排。”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难以掩饰的兴奋。

  马乡也点头赞同:“这是个好消息,有了这些农业机械,我们义军的农业生产效率肯定会大大提升。”

  罗隐则补充道:“不仅如此,这些机械还能帮助村民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活质量。”

  武百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没错,这也是我们创办五丰农学府的初衷。”

  “我们要让农民们掌握超前农业技术,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https://www.zbbwx.net/book/3308135/11110991.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