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别样清穿团宠路:抱着四爷喊祖宗 > 第136章 想法不错,但太难了

第136章 想法不错,但太难了


初听到这消息的时候,金玉正在品茗。

  结果一口茶喷出来,咳了个天昏地暗:“他们没事儿吧?皇上亲自出面,开口就是六品官,黄先生都巍然不动。他俩……”

  凭啥啊?

  哪来的自信能开得出比康熙爷更好的筹码?

  该不会凭八贤王的人格魅力吧!

  十三:……

  不愧是他四哥的重重重重孙女儿啊,小嘴儿都跟她祖宗爷一样毒。

  当然他也不遑多让:“大概狗急跳墙吧。”

  “毕竟隔壁心气儿高着呢!深信自己颇得人心,是朝臣们的心之所向。只是皇阿玛贪恋权柄,唯恐他威胁皇权,所以才对沸腾民意视而不见,压着他迟迟不肯将他封为太子。”

  纳尼?

  金玉瞠目:“可他那好名声不是我那傻姑父跟揆叙两人花重金打造的么?水分足着咧!他……他该不会戏假情真,以为朝臣真当他好贤良而不是好拿捏了吧?”

  “不是吧,不是吧,我们祖宗爷还有个这么自我感觉良好的弟弟?”

  金玉一脸惊愕。

  咳咳。

  八爷粉若在,保险把她骂得狗血淋头,说她捧一踩一不实在。

  但她是四爷宝贝大孙女,天然也坚定的四爷党啊!

  当然以自家祖宗爷的立场为立场,有机会要嘲讽隔壁,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嘲讽隔壁。

  同为铁杆四爷党,十三爷当然乐见她这坚定。

  赶紧给侄孙女沏茶:“格格放心,黄先生立场坚定着呢。他跟他那些友人都严词拒绝,说比起高官厚禄,更喜欢咱们圆明园这自在的氛围。”

  还有格格那灵光乍现间各种让他们醍醐灌顶般的想法。

  当然后面一条属于机密,黄先生等咬紧了牙关,没透露半点儿。

  只是出师不利,原本急切的人可就更急切了。

  都开始走重金收买路线。

  研究人员都是硬骨头,个顶个富贵不能淫。园子里伺候的,不至于也那么视金钱如粪土吧?

  弄不到成员就搞点成果,再让人仔细研究着。

  打好了就算不能推陈出新,也不能被落下太远的小算盘。

  啧!

  拉拢不成改剽窃?

  下作。

  金玉深深鄙视之。

  而且,金玉蹙眉:“万寿节礼,他那礼物都沦落到挪用福晋嫁妆上了,现在还有余钱往咱们地盘搞小动作?”

  十三也无奈。

  只能说八哥还是有些侄孙女所说那人格魅力的吧。

  至少揆叙、鄂伦岱等人是死心塌地支持他。

  搭上家财也要支持。

  “被祖宗爷改墓志铭的揆叙啊!唔,那家伙没继承着明珠的智慧,但继承了不少财产,倒是有些底蕴的。”金玉以手支颐,很有几分调皮地道。

  看她这样,十三就有点忍不住想给揆叙点蜡。

  金玉笑:“您别这样,揆叙才华官声都比他哥纳兰容若差多了。后世记载最多也就是他跟阿灵阿斥巨资为隔壁造谣,树他的好名,传播太子与诸皇子的恶名。导致雍正年间被清算,双双被改了墓志铭,又都被乾隆祖宗爷改了回来。”

  四爷冷哼,今天又是立志做严父的一天。

  且不止对弘历严,对弘时也没有半分懈怠。就算那是个棒槌,可也是自家亲儿。当老子的怎么都得极力扳正一下,没有不教而诛的道理。

  相比之下,十三就专心也专业多了:“那问题出在明珠身上?”

  “红学上有种说法,说贾宝玉的原型就是纳兰容若,大观园便是明府自怡园。而书上称贾家之富为贾不假,白玉为床金作马。说法不保真,但明珠保贪。”

  只要扛起反贪大旗,就能直接釜底抽薪。

  一切充公了,揆叙就算有心也无力再支持他心爱的八阿哥咯!

  他倒了,其余支持八阿哥的不也得掂量掂量?

  四爷摇头:“想法不错,但是太难了。”

  见乖孙女满眼困惑,他赶紧温言解释:“你既然熟读清史,就该知道,当年明珠擅政,结党营私。诸般大罪于一身,皇阿玛也只是将其降数级留用。如今斯人已逝,诸般罪过皆淡。倒是其力挺圣意削藩、从征噶尔丹等诸多功劳萦绕心头。”

  一句话,当初都没杀伐果断,如今圣上年事愈高,越发看重一个仁字,自然更不会再秋后算账。

  至于贪污受贿?

  呵呵。

  四爷冷笑:“当初江南科考弊案,噶礼被举收受贿赂五十万两,皇阿玛也未曾多在意啊。还是他牵扯到党争里,才落得个凌迟下场。”

  金玉顿时头疼,朝斗什么的,简直太难了。

  罢罢罢,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她只跟十四保持联络,持续远程激将法好了。

  最多再是时不时往秀清村走走,别被人在眼皮底下偷了家。

  十三见状微笑:“去吧去吧,难啃的骨头交给我。让我跟四哥好好琢磨琢磨,给八哥的新钱袋子钻个窟窿,再顺便给他找点事儿,让他忙起来。”

  省得吃着锅里的,望着盆里的,一天天没个消停也不讲武德。

  他都这么说了,金玉自然不客气。

  但是坑人容易,在京城、康熙眼皮底下坑人还不留丝毫线索,避免被顺藤摸瓜之类就比较难了。

  需要徐徐图之。

  这还没布好局呢,康熙又双叒叕地被请到了老三胤祉的园子。

  父子俩把臂同游,相谈甚欢,连诚亲王府的孩子们都得了夸奖与赏赐。

  没过多长时间,胤祉还被派了个大活儿。

  主持修订新历法。

  好家伙!

  这回他可是找到自己专长了,当即欢欢喜喜领命,遍招天下文人雅士一起共襄盛举,连因戴名士案被牵连而刚出狱的方苞等人都被礼聘了去。

  一时间,原本在文人圈里风评就不错的胤祉更加水涨船高。

  赵申乔案后,太子三立几无望。

  原太子党的巨鳄们都被砍的砍,抓的抓,剩下那些小虾米们自然而然聚在胤祉身边。以他马首是瞻,盼他能弯道超车。

  久而久之,从没对皇位有过什么想法的胤祉也有些动摇。

  皇阿玛频频驾临是不是看好爷?

  委以重任就是考验吧?

  而且,他虽行三,但老大、老二都被踢出局,他可不就是实际意义上的皇长子?


  (https://www.zbbwx.net/book/3306677/11110998.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