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盛景虞妃 > 侵城,珑帝崩,扶皇长孙即位

侵城,珑帝崩,扶皇长孙即位


这事以后,短短数年舒尚书便成了宁都王,陛下也为之器重。

  盛世总是存在的,战事告急,安徐国贼兵即将兵临城下,皇城已是岌岌可危,宫中已是混乱不堪,陛下染上久积沉疴已重病不起,贤国公父子镇守城门已向南希、筌临、云河派兵增援,但援兵不可能很快就到,南希、筌临、云河也遭到贼兵围城,宁都王英勇指挥,把敌军团团击灭,带着楚萧公主、瑶诗郡主、宁海郡主、清云乡君等女眷带着精兵赶往皇城救驾,可赶到时贤国公父子已阵亡,贺兰山皇后娘娘已被敌军杀害崩于贺兰山,精卫闯入宫救驾时,刚好碰上敌军围攻陛下,与敌军进行厮杀,陛下靠在楚萧公主怀里微声地说:“蓁儿,朕不行了,那太明殿的暗格里有两道遗诏,朕希望你能尽心辅佐皇长孙,朕便无憾了。”说完便撒手了。

  楚萧公主把陛下的遗体轻放在龙床上,走到殿外冲下面吼了一声:“陛下驾崩了。”

  殿外的士兵听后很是愤怒,便有了干劲儿诛杀安徐贼人。

  随后来到辰曦宫,正看见敌军,拿起刀砍向太后、皇长孙和淑莲乡君时,宁都王射了一支箭才保护了他们。

  楚萧公主:“外祖母,您没事吧?”

  太后:“哀家无事,对了,皇帝呢?麟儿呢?”

  楚萧公主:“外祖母,舅舅已然崩了。”

  太后听后顿时眼睛一瞪差点摔倒在地上,嘴里念着:“不,不可能,你们是在骗哀家,哀家不信,皇帝是哀家十月怀胎的亲生骨肉,为何说没就没了呢?”然后就晕倒了。

  清云乡君就帮太后诊治,楚萧公主:“雪棠,外祖母这是怎么了?”

  清云乡君:“嫂嫂莫慌,太后只是气急攻心加上听到陛下的死讯才伤心之下晕倒的,我开几副安神的汤药便无事了。”

  楚萧公主:“那便好了,你先下去休息吧。来人,速去打听嘉亲王、季亲王与祁顺亲王的下落,如有何难处立即派兵增援。”

  “是。”

  太后醒了,问:“蓁儿,你舅舅们现如今身在何处?”

  楚萧公主:“外祖母不必担心,方才来报说二舅、三舅与两位舅母在嘉亲王府邸,如今正被敌军包围,不过蓁儿已经派兵增援了,四舅现不知所踪,姨母已被我们接入宫中尚在昏迷。”

  太后:“务必要保证他们的安全。传旨:让百官明日立即入宫上朝。”

  第二日,百官都到齐了,可陛下却迟迟没有临朝,正在这时,楚萧公主牵着皇长孙的手坚定地走入大殿,百官:“拜见公主。”

  洵相:“公主,不是老臣我不恭敬,您一介女流来朝堂议政的地方做什么?”

  楚萧公主:“自然是来上朝的,本宫有一件事要告诉大家,想必大家也知道,昨日安旭国贼人攻入我皇都,贤国公父子皆命丧于此,他们所保卫的是我朝的国土,是在保卫我大虞的将来,还有一事,陛下已久病不起乃是染上久积沉疴,昨日已崩于太明殿,皇后娘娘也命丧贺兰山,现如今议储才是政事,请诸位大臣多多斟酌。”

  洵相:“公主,既然昨日陛下皇后已崩,为何今日才告知于臣等?”

  楚萧公主:“昨日若本宫昭告天下,那势必动摇我军的军心,本宫之所以不说也是为了保卫我大虞,诸位大臣也是忠心之臣,先皇有遗诏留下,凌公公宣诏。”

  众人皆跪:“朕已久病缠身,闻之今日安徐国贼侵入我大虞皇城,朕心甚忧之,太子被杀朕懊悔无补,特传位于皇长孙沈翌,众卿需尽力辅佐。”

  第二道遗诏:“楚萧公主天资聪慧,朕特让她为辅政公主,众卿必恭之敬之。”

  百官:“臣等接诏。”

  涵肃王走入了大殿,说道:“公主,老臣敢问公主,有何人可证明遗诏是先帝所写?”

  皇太后从屏风后走出来说:“涵肃王为何如此质疑?难道是想造反吗?虽然陛下年幼,但哀家相信不出数年便可执掌朝政。”

  涵肃王:“臣不敢,只是此遗诏实在疑点众多,为何是楚萧公主拿出来的?这让臣不得不怀疑。”

  皇太后:“那哀家便告诉你,先帝写诏时哀家在场,你还有何话可说?涵肃王,你也是哀家的侄儿,你祖母也就是哀家的姨母在时便是这样教你的吗!”

  涵肃王:“臣不敢,太后做主便是。”

  第二日,楚萧公主穿着素服牵着陛下走来上朝,宣旨:“楚萧公主与宁都王护驾有功,保住了我大虞唯一的皇室血脉,封楚萧公主为云贤大长公主,封宁都王为敬王,封其女瑶诗郡主为端静公主,皇太后楚氏尊为太皇太后,钦此。”

  “谢陛下恩典。”


  (https://www.zbbwx.net/book/3305704/11111128.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