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盛景虞妃 > 谋害先皇后,自请往龙兴寺

谋害先皇后,自请往龙兴寺


这日,敬贵妃来贺长公主生子之喜,敬贵妃:“恭喜皇姐获子之喜。”

  长公主:“妹妹坐吧,妹妹也要早日为弟弟生下子嗣。”

  敬贵妃:“皇姐别催我了,我不着急,再说了,如今皇后娘娘怀有身孕,臣妾也不愿与娘娘争。”

  长公主:“你是个识大体的,倒不与其他嫔妃为伍,怪不得当初弟弟执意要纳你为妃,确实是个贴心人。”

  敬贵妃:“皇姐可要万万注意身子,可不能着了风寒,若在坐月子时着了风寒,日后可是会落下不少病根儿。”

  长公主:“没想到妹妹还未生育,竟懂得这些。”

  敬贵妃:“皇姐就别调侃臣妾了。”

  这日,简王妃和仪王妃及命妇入宫,陛下经过缘义宫时,刚好看见她们出来:“臣妇给陛下请安。”

  “免礼吧。”陛下说着就走了。

  陛下:“这王妃与命妇入宫都是先去玉辰宫给皇后请安,为何先去贵妃那儿了?”

  宁公公:“许是她们不想去叨扰皇后娘娘才没去请安,皇后娘娘有孕疲惫,或许也是不想让皇后娘娘孕中烦躁,自皇后娘娘有孕以来,皇后娘娘便把宫中琐事交由了贵妃娘娘掌管,贵妃娘娘也是尽心尽力,或许是因为这件事才给贵妃娘娘一点面子。”

  陛下:“真是太不像话了。”

  自从陛下知晓了这件事,一直冷落贵妃,还在后宫之事没处理好上训斥贵妃不安分,贵妃也是心灰意冷。

  这日,在翊翎宫查出舒妃有了身孕,陛下和贵妃就不像以前一般恩爱了。

  连皇后瞧着也是揪心,便把陛下好好说了一通,皇后:“陛下,你这样冷落贵妃,那日后丞相能罢休吗?那不能因为命妇入宫没向臣妾请安就责怪于贵妃,是臣妾不让她们来请安的,臣妾在孕中,有时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就不要对贵妃心灰意冷了。”

  陛下:“皇后都如此说了,朕能不答应吗?”

  当夜,陛下就去了缘义宫,贵妃心灰意冷的迎接陛下:“臣妾恭迎陛下。”

  陛下:“起来吧,贵妃啊,先前是朕误会了你,你不会怪朕吧?”

  贵妃带有讽刺的语气说:“怎么会呢?陛下是天子,陛下怎么会有错呢?”

  陛下:“看来你还在怪朕,朕当时也是关心皇后心切,才错怪了你。”

  贵妃:“陛下关心娘娘自然无错,可是陛下想过没有,臣妾也是陛下的妻子,就,因为娘娘怀有龙胎吗?”

  陛下:“贵妃,你这话就过分了,皇家子嗣一事岂是你红口白牙就能污蔑的?”

  贵妃:“既然陛下容不下臣妾,臣妾情愿一生都不与陛下再有相关的事,陛下累了,请陛下移驾别宫,臣妾不适,今夜怕是不能侍奉陛下了。”

  陛下甩了一下袖子便出了缘义宫,可见贵妃真的对陛下失望至极。

  第二日,贵妃便吩咐敬事房把自己的绿头牌撤了。

  到了晚上翻牌子时,陛下看见没有贵妃的绿头牌,问:“为何没有贵妃的牌子?”

  薛公公:“回陛下,贵妃差人来说身子不适,也未同奴才讲什么时候再侍寝。”

  陛下:“她也太任性了,朕不过就是说了她几句话,她就如此失规矩,明日便传旨,贵妃降为敬妃,今夜就许昭仪吧。”

  “遵旨。”

  太后知道了,还特意问了此事:“皇帝,檀儿犯了何错才让你下旨降位?”

  陛下:“前几日命妇入宫请安,竟没有先去皇后宫中,直接去了贵妃那儿,母后就没觉得敬妃不安分?”

  太后:“就因为这事便降了檀儿的位分,皇帝有没有想过丞相又怎会善罢甘休?再说了,皇后有孕,哀家先前就说过,为了不让皇后疲惫,便免了命妇请安,她们去给檀儿请安也是正常的,皇帝又为何为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而怪罪于檀儿呢?”陛下沉默了。

  随后,太后便吩咐贵妃复位。

  皇后知晓了此事也很担忧,也在责怪陛下:“陛下,你怎么能恼羞成怒呢?臣妾听闻母后也知晓了此事,也斥责了陛下,陛下也应该对贵妃加以安慰。”

  陛下:“可贵妃如今对朕心灰意冷,朕又要如何安慰她?”

  皇后:“陛下不必担忧,过些日子贵妃便会想通的,臣妾已经赏赐了贵妃一些东西,陛下也不要一直冷着贵妃,要让她知道陛下对她与对其他嫔妃不同。”

  陛下:“朕知道了,皇后怀着身孕还在为朕担忧,朕实在是过意不去。”

  皇后:“陛下此言差矣,后宫和谐本就是臣妾的职责。”

  陛下:“皇后识大体,可贵妃太小家子气了。”

  这话被刚来向皇后请安的贵妃听见了。

  立马就哭着坐着轿子回宫去了,贵妃哭得很伤心,冷凝:“娘娘别哭了。都是皇后娘娘的错,她表面是在帮您说话,实则是在挑拨娘娘您与陛下的关系。”

  贵妃心里也是暗自黑化:“皇后最在意的不就是她肚子里的小孽种吗,我就是要让她失去最在意的东西。去,做一个布偶娃娃,绣上皇后的生辰八字,再买通舒妃身边的小顺子,让他在皇后宫门口撒一点油,再买通皇后的抬轿太监摔死皇后。”

  “是。”

  这日,皇后要去给太后请安,只是在门口没有滑倒,直到轿子走了十几步,太监假装脚滑把皇后摔了下来,当场鲜血直流。

  太后、陛下与众妃都来到玉辰宫,贵妃装作关心皇后的样子,问:“太医,皇后娘娘如何了?孩子还在不在?”

  徐太医:“娘娘有下滑迹象,孩子是肯定保不住了。”

  贵妃假装惊慌,跪下说:“臣妾求陛下一定要为娘娘做主。”

  陛下大怒:“来人!一定要给朕彻查此事。”

  玉琴:“陛下,今日娘娘本是想去给太后娘娘请安,可轿夫滑了脚才摔了娘娘。”

  陛下:“来人,把所有轿夫关进北镇抚司严刑拷打,到底是何人指使的?”

  才进去了一天便受不住了,污蔑给了舒妃。

  宁公公:“回禀陛下,轿夫已经招了,是舒妃娘娘指使的,而且舒妃娘娘还用了巫蛊之术。”

  陛下:“真是大胆!她一个有身孕的妇人,怎会有这等心思?”

  宁公公:“恕奴才直言,舒妃娘娘与皇后娘娘几乎同时怀孕,就是不知道舒妃娘娘会不会为了她自己腹中之子而去害皇后娘娘腹中最有可能登临太子之位的嫡子。”

  陛下:“实在是太恶毒了,皇后腹中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她就这么急着除掉那孩子吗?”

  宁公公:“陛下息怒,眼下虽然知道是舒妃娘娘所为,可如今舒妃娘娘也怀有龙胎,陛下可不好怪罪于舒妃娘娘,陛下,稚子无辜,您也不能为了皇后娘娘的孩子没了就去害您的另一个孩子吧。”

  陛下:“朕知道,把此事晓谕六宫,传朕旨意:舒妃迫害皇后、嫡子,从即日起,将舒妃禁足于翊翎宫,日后孩子出生交由皇后抚养。”

  “遵旨。”

  舒妃接到旨意都快崩溃了,但为了腹中之子也是放松了心态。

  晚上,陛下去翊翎宫质问舒妃,陛下:“舒妃,你到底是有多恨皇后?竟让那腹中无辜之子惨死?难道就因为皇后生的是嫡子,你怕你腹中之子的地位受到威胁才下此狠手?”

  舒妃冤枉地哭着说:“陛下,臣妾冤枉啊,臣妾真的没有要害皇后娘娘,请陛下明查。”

  陛下:“事实就摆在那儿,轿夫都招了,是你宫里的小顺子收买的他们,小顺子也招了,你还想狡辩!”

  舒妃:“臣妾,明白,臣妾如今说什么都没用了,臣妾还是要说一句,臣妾真的没有做过!”

  陛下也没有细想,便去了皇后宫中,看见皇后自言自语道:“为什么?为什么是我的孩子?她们有什么事该冲着我来,我的孩子是无辜的。”陛下看着也甚是心疼。

  陛下:“皇后,你也别太伤心了,咱们还会有孩子的。”

  玉琴:“陛下,您就别戳娘娘的痛处了,徐太医说,娘娘伤了身子,日后再也不会有孩子了。”陛下也非常惋惜。

  此时的贵妃在缘义宫十分快活,弹起了琴,边笑边弹,越弹越激烈。

  冷凝:“娘娘,您也别气坏了,玉辰宫正乱着呢。”

  贵妃:“本宫这是高兴,本宫不好过,她们也别想好过,一箭双雕之计,如今再也没有人能阻拦本宫了,皇后再也不能生育了,后位就是本宫的,陛下迟早废了她,哈哈哈……”

  冷凝:“娘娘高兴,奴婢也高兴,不过娘娘,陛下就不会更宠皇后娘娘吗?”

  贵妃:“放心,兄长在前朝也不是白干的,况且,朝臣们也不会接受一个不能生育的皇后。”

  冷凝:“娘娘真是睿智。”

  第二日,贵妃便去看舒妃的笑话,贵妃:“哟,妹妹不是自诩怀有龙胎吗?如今怎的如此落魄?”

  舒妃:“是你!一定是你害的我!”

  贵妃:“妹妹可不能胡言乱语,没有证据,可不能诬陷本宫。”

  贵妃清退了所有下人,对着舒妃说:“你说的没错,是本宫做的,本宫就是恨毒了皇后,才想置她于死地。”

  舒妃:“一箭双雕之计,你真是太恶毒了!本宫要向陛下揭发你。”

  贵妃:“笑话!如今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你,而且对你也最有力,陛下知道本宫与皇后交好,又怎会怀疑本宫,陛下又怎会听信你的一面之词?以前的本宫太天真,总以为与你们和平共处便好,可如今本宫才知道,在后宫这个阴险的地方,是没有真情的,所有人都是为了利益,等过几年皇后崩逝,你的孩子就是本宫来抚养了,后位也是本宫的。”

  舒妃:“你这个恶毒的女人,我诅咒你不得好死。”

  贵妃:“随你怎么说,本宫如今就差那块砖走上后位了,必须稳稳地走过去。至于你,若你的孩子日后挡着本宫的路了,本宫也不介意将他碎尸万段!”

  舒妃:“你这个毒妇,根本不配为人,就算本宫阻止不了你,陛下总有一日会让你付出代价的,等着瞧吧,本宫会看着你到那一日的。”

  贵妃面露邪笑地走了出去,冷凝:“娘娘,她那样说您,您就不生气吗?”

  贵妃:“将死之人何足挂齿?”

  冷凝:“娘娘的意思是……”

  贵妃:“只要她生下孩子便会暴毙。”

  冷凝:“还是娘娘远见高深。”

  可贵妃算漏了一步,林太医见舒妃可怜便没有给她下慢性毒药。

  这日,太后与贵妃来到玉辰宫,皇后失魂落魄地说:“给母后请安。”

  贵妃假意关心:“娘娘可是还在伤心?臣妾知晓娘娘不悦,但,为了您的身子着想,多少也要吃点东西。”

  太后:“是啊皇后,都是舒妃那个贱人干的好事。”

  皇后:“可是母后,儿臣再也不会有自己的孩子了。”

  皇后哭得痛彻心扉,贵妃却在一旁暗喜。

  舒妃的十月怀胎竟是在似冷宫的翊翎宫度过的。

  自此皇后失了孩子一直情欲不佳,所以大皇子就交由贵妃抚养,虽然贵妃不喜舒妃,但贵妃没有自己的孩子,也是对烨王百般的好。

  自此百官知晓皇后不能再生育后,一直在弹劾皇后。

  这日上朝,恭郡王:“臣请陛下废黜皇后的皇后之位。”

  陛下:“恭郡王,注意一下你的言辞,皇后是一国之母,岂是说废就能废的!”

  恭郡王:“一个没有生育能力的皇后,从古至今从未有过,既不能为皇家绵延子嗣,也不能管好后宫为陛下分忧,臣听闻皇后自小产以后一直心情不佳,都是敬贵妃在料理后宫之事,就算是失了为母之心也不能一直低沉下去,置政事于不顾,这样的皇后,,臣等宁愿不要,倒是敬贵妃一直勤勉,自从舒妃娘娘生了大皇子,一直都是敬贵妃在照顾,后宫诸事都是敬贵妃在打理,像敬贵妃这样贤德的嫔妃才是皇后的最佳人选。”

  陛下:“恭郡王怕是老糊涂了吧,这是朕的家事,岂是你们能议论的?”

  恭郡王:“正如陛下方才所说,皇后乃一国之母,这件事不仅是陛下的家事,更是关系到朝中的国事,臣知晓陛下的顾虑,所以臣特意请了大长公主来。”

  大长公主走进大殿:“参见陛下。”

  陛下:“外祖母请起。”

  大长公主:“陛下既然知晓本宫是你的外祖母,便不必顾及本宫的颜面,皇后虽是本宫的堂孙女,但本宫也不能为了一己私欲置江山社稷于不顾,请陛下不要顾及本宫的颜面,废了吧。”

  大长公主也是无奈,她何尝不想让皇后一直坐在后位上,就是因为当年珑帝的遗诏,不得不这么做。

  这也让陛下与朝臣们杠上了。

  两个月后,突然传出皇后病危的消息,陛下:“朕不管你们太医署用什么办法,一定要给皇后续命。”

  皇后拉住了陛下的手,说:“陛下,臣妾知道臣妾已经到了弥留之际,臣妾反而很开心,臣妾很快就可以见到咱们的孩子了。”说完便崩逝了。

  贵妃也是假装哭得很悲痛。

  白天丧礼一过,贵妃便清退了下人,在与皇后的梓宫说着话:“你现在一定很开心吧,与你的孩儿团聚了吧,你知道本宫为何要这么做吗?因为你真的令本宫厌恶,你的虚情假意令本宫作呕,本宫还要感谢你以前对本宫那般爱护才有了本宫的今日。”

  冷凝进来说:“娘娘,陛下朝这边走来了。”

  随后,贵妃便装作一副伤心的样子给皇后烧纸钱,说:“娘娘,你怎么就这么走了?咱们说好要做一辈子的姐妹的。”

  贵妃假装哭倒在地,陛下看见贵妃这个样子也甚是心疼,却殊不知是贵妃害死了皇后。

  陛下与贵妃回到了寝宫,陛下抱着贵妃,说:“如今皇后崩逝,后宫不可无人主持,朕打算皇后丧礼一过,立你为后。”

  贵妃:“陛下抬举臣妾了,臣妾怎配为继后?”

  陛下:“你也不必谦虚,你本就是众妃之首,立后也是必然之事,况且,晏儿如今在你膝下抚养朕也放心。”贵妃靠在陛下的肩膀暗自欣喜。

  自从陛下传要立贵妃为后的消息,人人都得对未来的后宫之主毕恭毕敬。

  这日,众妃请安:“给贵妃娘娘请安。”

  贵妃:“众位妹妹坐吧,本宫这儿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只有江宁进贡的暖段,希望各位妹妹们收下。”

  仪妃:“贵妃娘娘客气了,咱们姐妹都知道贵妃娘娘要立为继后的事,日后上官氏一族必定壮大无比。”

  贵妃:“仪妃此言有些失规矩,但本宫还是借你吉言了。”

  章婕妤:“如今大皇子都在贵妃娘娘膝下抚养,日后比有所成,至于翊翎宫里那位大皇子的生母舒妃,不过是强弩之末,不足为惧,她自己谋害先皇后真是该死,但奈何陛下仁慈有生育皇子之功才留她一条性命。”

  许昭仪:“是啊,臣妾看翊翎宫也不似以前那般了,都是舒妃自作孽不可活!”

  宁妃:“臣妾还是希望贵妃娘娘早日生下皇子,可不能让罪妃之子坐上太子之位。”

  贵妃:“妹妹不必如此说,稚子无辜,大家不要把大人的事加罪到孩子身上,毕竟孩子还小,听到了这种事不好。至于太子之位,都是我朝贤能者可坐,也不要妄自菲薄,让陛下心生嫌隙。”

  “谨遵贵妃娘娘教诲。”

  立后一事太后自然是不反对,朝臣们也是相当赞同,却殊不知日后还有令他们非常后悔的事在等着他们。

  贵妃没有自己的孩子,所以对大皇子十分疼爱。

  这日,大皇子发烧,贵妃也十分揪心,舒妃听说了此事也是心急如焚,因为她认为贵妃这样对她,又怎会善待她的孩子,可舒妃却低估了贵妃的为母之心。

  在缘义宫,贵妃:“林太医,晏儿如何了?”

  林太医:“回娘娘,小皇子是着了风寒,需精心照顾,还需饮一些臣开的汤药。”

  贵妃:“可晏儿如今还未满一周岁,这如何喂药啊?”

  林太医:“可以让乳母喝下,一般奶水一般汤药的喂着。”

  贵妃:“来人,把伺候大皇子的乳母给本宫拖下去杖打四十,再调一批新乳母过来。”

  陛下听说大皇子发烧也来了缘义宫,进去的时候看见乳母被杖责,陛下:“皇儿如何了?”

  贵妃跪下说:“陛下,是臣妾没有照顾好晏儿,才让他着了风寒,请陛下责罚臣妾。”

  陛下:“贵妃,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不是你的错,都是下面的乳母不细心。来人,外面的乳母打完后拖出宫去,用不得宫中录用。”

  这事之后便是立后大典,贵妃终于如愿以偿地穿上了那件凤袍,百官齐聚,新后走来朝堂,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贵妃上官氏贤良淑德、德才兼备,仰承皇太后慈谕,立尔为后,望能后宫安宁,执掌中宫。”

  皇后:“臣妾上官氏受恩于君,定当令主中宫为陛下分忧,臣妾谢恩。”

  百官:“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晚上,陛下回到寝宫掀起了皇后的喜帕,服饰陛下与皇后的都是王妃、命妇,仪王妃:“请陛下娘娘饮承欢酒。”

  喝完后,简王妃:“请陛下皇后用子孙饽饽。”

  皇后吃了一口说:“生的?”

  简王妃:“要的就是生的,千金难换皇后娘娘这句话。”

  所有礼仪做完后,陛下:“朕知道,今日皇后的册封礼让你受累了。”

  皇后:“臣妾不累,陛下高兴便好。”

  陛下:“日后由你来做朕的皇后,朕很放心。”

  皇后:“陛下抬举臣妾了,臣妾日后定会为陛下分忧。”

  陛下:“时辰也不早了,早些就寝吧。”

  第二日,合宫向新后请安:“恭请皇后娘娘圣安。”

  皇后:“众妃请起,日后后宫嫔妃需和睦相处,若本宫听闻哪位嫔妃争风吃醋,或是不加勤勉者,本宫必将重罚。”

  “谨遵娘娘懿旨。”

  宁妃:“娘娘刚上位不久,后宫根基怕是不太稳,有些奴才该裁还是裁了吧。”

  皇后:“本宫自然知晓,本宫这一生就算不生育也有大皇子的陪伴,各位妹妹也需早些开枝散叶。”

  仪妃:“娘娘说的是,只有翊翎宫内那位大皇子的生母该早些除掉,日后若陛下想起了她的好处放了她,那娘娘辛苦养大的大皇子岂不是要拱手让回去?”

  皇后:“那不能吧,毕竟她害死了先皇后,陛下又怎会放了她?”

  兰妃:“娘娘还是不要太松懈,如今大皇子在娘娘名下抚养,便有了嫡出的身份,若日后他登临太子之位,想把他的生母放出来与娘娘并尊为皇太后,那又当如何?”

  皇后:“这也没什么难的,只要不让大皇子知道舒妃才是他的生母就不会有此等差错。”

  宋昭仪:“娘娘深谋远虑,娘娘母仪天下令天下臣民心悦诚服,臣妾自愧不如,只是你一定要坐稳了这个位置,若有一日丑事公布于众就不好看了。”说完便走了。

  婉妃:“宋昭仪这话什么意思?要知道这话可是对娘娘的大不敬。”

  章婕妤:“宋姐姐定是觉得不满娘娘坐上后位,毕竟先皇后可是宋姐姐的表姐,她以为先皇后崩逝,后位就是她的,可宋姐姐还是太痴心妄想,就算先皇后是她的表姐,那也不代表后位就是她的,毕竟当时她的上面还有娘娘原先这个贵妃,还有宁妃、仪妃、婉妃、兰妃四位妃位的姐姐,怕是宋姐姐在痴人说梦吧。”众妃都在嘲笑宋昭仪。

  皇后:“好了,大家先不要诽薄宋昭仪了,就算她曾经是这么想的,可如今坐在后位上的是本宫,她也是最清楚的。”

  宋昭仪回到宸灵殿,璇锦:“娘娘别生气,那新后有什么了不起的,她刚坐上后位不久,怕是根基不稳,咱们还是先下手为强。”

  宋昭仪:“本宫真是无用,连姐姐的仇都不能报。”

  原来那日皇后去看舒妃时说的话都被宋昭仪亲耳听见了。

  璇锦:“娘娘不必着急,咱们可以连同舒妃一同扳倒皇后,为先皇后报仇。”

  随后,宋昭仪便去了翊翎宫,一进去舒妃就跪地求着说:“宋妹妹,真的不是本宫害的皇后娘娘,你要相信本宫。”

  宋昭仪扶起舒妃说:“舒妃姐姐不必慌,快起来,妹妹知道不是姐姐做的,那日皇后与姐姐的谈话,妹妹都听见了,妹妹想与姐姐联手扳倒皇后。”

  舒妃:“只要能夺回本宫的孩儿,本宫什么都愿意做。”

  宋昭仪:“姐姐可以在翊翎宫的佛堂为先皇后祈福,妹妹再借此机会重查此事。”

  这日,陛下在宋昭仪殿中,宋昭仪:“陛下,臣妾听闻舒妃姐姐在佛堂已经三日未曾进食了,一直在为姐姐祈福,其实臣妾也觉得姐姐的落胎不是舒妃姐姐造成的,若真是舒妃姐姐有一个狠毒之心,那又怎会为姐姐这般做?臣妾觉得当年的事太过蹊跷,若真是舒妃姐姐所为,为何查时会如此顺利?”

  陛下:“当年也是朕太过心急没有细查,如今想想,好像也是,朕会命北镇抚司重新彻查。”

  “谢陛下。”

  冷凝回禀了皇后:“娘娘,陛下要重审先皇后落胎一事。”

  皇后:“陛下怎会重审此案?”

  冷凝:“听说是陛下在宋昭仪那儿宋昭仪偶然提起舒妃娘娘已三日未曾用膳了,还在佛堂为先皇后祈福,宋昭仪就跟陛下说,舒妃娘娘这般做又怎会是她害了先皇后,而且前几日宋昭仪也去了翊翎宫,想必两人已联手,娘娘,咱们也要心小防范着。”

  皇后:“看来是本宫心软了,竟然留下了宋昭仪这个祸根,咱们先按兵不动,派人盯着宋昭仪与舒妃的动向,若陛下要去见舒妃,便派人用迷香把舒妃迷倒。”

  “是。”

  结果宋昭仪正引着陛下来翊翎宫,一进佛堂便看见舒妃中了迷香,晕倒在地,陛下立即抱着舒妃回了寝殿召见了太医。

  皇后闻此讯也装作来翊翎宫慰问舒妃:“太医,舒妃如何了?”

  徐太医:“回陛下,舒妃娘娘是中了迷香,再加上多日未曾进食疲惫不堪才昏迷不醒。”

  陛下:“在宫中怎会有人用迷香迷晕嫔妃?天子脚下都敢如此,真是大胆。宁公公,让北镇抚司彻查此事。”

  “遵旨。”

  舒妃醒了,表现出一副惊恐的样子,陛下想碰一下她,她都躲得很远:“舒妃,你没事吧?”

  宋昭仪:“陛下,舒妃姐姐一定是吓坏了,还是让她多休息会儿吧。”

  皇后假意说:“舒妃差点遇刺,是臣妾的失职,请陛下责罚。”

  陛下:“皇后无须自责,皇后一日有很多事要做,疏忽也是有的,徐太医、清宁,照顾好舒妃。”

  有了这次皇后打草惊蛇的事,陛下才知道有人要把舒妃灭口,才知道害先皇后的另有其人,便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重审此案,先是把这个消息传出去,再解了舒妃的禁足,把大皇子归还于舒妃抚养,再向朝臣们说清了此事,可丞相似乎看起来有些着急。

  丞相来到皇后宫中:“妹妹,陛下会不会查到是我们所为啊?”

  皇后:“哥哥不要自乱阵脚。”

  丞相:“可是妹妹,你如今已经没有大皇子了,咱们可怎么办啊?”

  皇后:“哥哥莫慌,陛下查不出什么的,轿夫与小顺子都已被赐死,如今已经没有任何证人了。”

  陛下为了补偿舒妃,日日都要去翊翎宫,舒妃:“陛下可有眉目?”

  陛下:“朕也是在愁这件事,舒妃啊,你禁足时有谁来看过你?”

  舒妃:“回陛下,皇后娘娘与宋妹妹来看过臣妾,恕臣妾斗胆,先皇后落胎后皇后娘娘来嘲笑臣妾,还亲口承认是她害的先皇后,臣妾知道陛下不会轻易就相信臣妾,但臣妾还是想请陛下好好查一下皇后娘娘。”

  陛下:“你这话朕就不理解了,雅文落胎后皇后极力请求朕一定要查清此事。”

  舒妃:“陛下有没有想过,皇后娘娘这么做是想快些嫁祸给臣妾。”

  陛下:“你说的也有道理。宁公公,派宝林卫去查清楚,不要让任何人知晓。”

  “遵旨。”

  宝林卫偷偷地把皇后的贴身宫女冷凝给绑了带回去审问,恭郡王:“本王问你,到底是何人让你去谋害先皇后的?”

  冷凝还是比较忠心于皇后,宁愿死都不肯供出皇后,但用了刑后实在是坚持不住了才供出皇后。

  陛下怒气冲冲地来到缘义宫,皇后已经跪在凤殿内脱簪待罪了,因为她知道冷凝不在了就知道一切都来不及了。

  陛下:“皇后!你做了这么多孽,还蒙蔽朕这么久,真是令朕太失望了。”

  皇后:“陛下说吧,想如何处置臣妾?”

  陛下:“檀儿,你以前那么清纯一个人,如今怎会变成这个样子,到底是为何?”

  皇后:“陛下想知道为什么吗?那臣妾便告诉你,那日,陛下和先皇后的谈话臣妾都听见了,陛下当时是如何贬低臣妾的,都忘了吗?先皇后也是虚情假意的替臣妾求情,陛下想过当时臣妾的心情吗?臣妾就想着要夺走先皇后最在意的孩子和后位才算解气。”

  陛下:“朕如今才知道你这般恶毒,雅文何时对不起你了?她是真心实意替你求情的,你竟害她至此,像你这种人根本不配坐在雅文的后位上,从即日起,你还是你的皇后,但非朕的皇后,朕要将你囚禁致死,朕与你此生不复相见。”说着便走了。

  陛下回到太明殿,说:“宁公公,传旨:皇后德行有亏,谋害先皇后,将皇后囚禁于缘义宫致死。舒妃为朕生下皇长子功不可没,也因先前受了委屈,册为贵妃。宋昭仪查清此事也是功不可没,册为恭妃。并且舒贵妃从今摄六宫事。”

  太后知道了此事也一直在后悔:“贵妃啊,日前,让你受委屈了,还让你们骨肉分离。”

  舒贵妃:“太后不必自责,如今臣妾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太后:“哀家真没想到,檀儿竟会变得如此恶毒,日前哀家那个乖巧听话的女儿去哪儿了?”舒贵妃:“太后不必伤心,皇后娘娘也是被迷了心窍才会做出如此出格的事。”

  太后:“皇帝打算如何处置檀儿?”

  舒贵妃:“陛下打算让皇后娘娘幽禁缘义宫致死。”

  太后:“皇帝还算仁慈,保住了皇室与丞相府的最后颜面,没有说立新后一年多便废后,只是委屈你生了皇长子还只是在贵妃位上。”

  舒贵妃:“臣妾不委屈,只是希望孩子平安便好。”

  太后:“你的性子哀家喜欢,也确实是做皇后的人选。”

  舒贵妃:“太后抬举了,臣妾如何能母仪天下做后宫之主呢?”

  太后:“你也不必谦虚,皇帝让你摄六宫事,便是让你提前预备做皇后的实习期。”

  舒贵妃:“承太后吉言了。”

  后宫嫔妃都是墙头草,看见谁的势力大就巴结谁,先前皇后势力大时,嫔妃都在贬低舒贵妃与恭妃,如今两人正值盛宠,嫔妃们都是毕恭毕敬,兰妃:“贵妃娘娘真是福泽深厚,竟然扳倒了皇后娘娘。”

  婉妃:“是啊,臣妾真没想到,皇后娘娘是杀害先皇后的凶手,还栽赃到贵妃娘娘头上,真是穷凶极恶。”

  恭妃:“兰妃、婉妃,先前皇后娘娘执掌中宫时,你们俩可是百般的巴结,又是如何贬低贵妃娘娘的,都忘了吗?”

  兰妃与婉妃顿时无话可说,舒贵妃:“好了,大家都是姐妹,日前的恩怨都不必再想,日后大家都和睦相处才是最要紧的。”

  宁妃:“娘娘说的是,只是皇后娘娘被幽禁缘义宫,又只有皇后的一个虚名,为何陛下不立娘娘为后?”

  舒贵妃:“此事太后与本宫谈论过,本宫也要顾及皇室颜面,毕竟不能让朝臣们觉得陛下不是一位英明的君主,立新后一年多便废,实在是有辱皇家颜面,虽然本宫生了皇长子却居于她之下,但本宫有实权,她却只有一个皇后的虚名,就是给外面做做样子罢了,也是为了牵制住丞相不得已而为之,再说了,陛下如今对她已厌倦无比,恐怕也是没有机会旧情复燃了。”

  恭妃:“娘娘思虑周全,臣妾自愧不如,但就算是这样,娘娘也应该晋封为皇贵妃摄六宫事才更名正言顺一些。”

  舒贵妃:“不过是一字之差,又有何妨?本宫已然是众妃之首,又何必在意那些规矩?”

  宁妃:“娘娘说的是,娘娘上面已经没有更高的人了,就算只是贵妃,也是名正言顺的后宫之主。”

  舒贵妃:“宁妃言之有理,就算只是贵妃,本宫也是手掌凤印,执掌后宫。”

  如今虽然是舒贵妃管辖,但还是有不少嫔妃在明争暗斗,舒贵妃也是出面训斥了几次,但却毫无悔改之心。

  这日,太后将舒贵妃召入了顺德宫:“贵妃啊,哀家听闻婉妃和恭妃落水一事,是怎么回事?”

  舒贵妃:“回太后,是婉妃和恭妃在太液池边不小心拌起了嘴才……”

  太后:“那是因何事拌嘴?”

  舒贵妃:“回太后,臣妾审问了她们,说是婉妃故意挑起上次请安一事才拌起了嘴,上次婉妃落了下风,她自然心有不甘。”

  太后:“贵妃啊,管理后宫的日子也不短了,怎会出此等丑闻?”

  舒贵妃跪下说:“请太后息怒,是臣妾教导不善,请太后责罚臣妾。”

  太后:“你起来吧,哀家责罚了你就不会有这种事了吗?还是约束好嫔妃,若是桀骜不驯的,就让她到哀家这儿来,哀家倒要看看,哀家说话她们敢不听?”

  “是,臣妾记住了。”

  舒贵妃专门召婉妃与恭妃去了趟翊翎宫训斥:“你们如今也不小了,怎么还耍小孩子脾气,太后都听闻了此事,特意召本宫去了趟顺德宫训斥,太后说了,凡是有不听者,就去顺德宫听太后的谆谆教导。”

  “贵妃娘娘教训的是,臣妾等再也不敢了。”

  舒贵妃:“知道就好,否则本宫也保不住你们俩了。”

  经过这次的事,后宫嫔妃也有了一些节制,舒贵妃管理后宫也不输给先皇后,两人的性子是一路人,地位也不必说,自然是相当高。

  这日,舒贵妃去瞧了皇后:“你是来看本宫笑话的吧。”

  舒贵妃:“想当初,你是如何嘲笑本宫的?本宫吃了你的教训,自然要谨慎些,不过本宫也要感谢你一件事,本宫被禁足时,晏儿生病,你把他照顾的很好,只是本宫不解,你那么待本宫,为何又善待本宫的孩子?”

  皇后:“稚子无辜,咱们的恩怨,不应该把孩子牵扯进来,本宫还要谢谢你保住了本宫最后的颜面,没有教唆陛下废后。”

  舒贵妃:“你想多了,本宫只是看在你悉心养育晏儿的面子上才给你留了最后的一丝颜面,再说了,朝臣们也不想让自己极力拥护的人才坐上后位一年多就被废。”

  皇后:“你如今还真有个皇后的样子,想必舒雅文也很欣慰为她报了仇。”

  舒贵妃:“先皇后才不似你这般恶毒。”

  皇后:“韶歆啊,咱们后宫嫔妃斗了这么多年也累了,本宫想自己辞去皇后之位去龙兴寺为大虞祈福,劳烦你转告陛下满足本宫最后的心愿。”

  舒贵妃:“你能这样想也是好的,本宫会回陛下话的。”说完便回宫去了。

  清宁:“娘娘为何要帮皇后?”

  舒贵妃:“她如今也是孤家寡人一个,本宫倒不如成全了她,也让陛下在这后宫少一分顾虑,于本宫也是件好事,她辞去皇后之位,本宫不就有了后位了吗?”

  清宁:“娘娘说的是,奴婢这就去禀告陛下。”

  来到太明殿,清宁:“陛下,娘娘今日去看了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对娘娘说要辞去皇后之位去龙兴寺为国祈福,请陛下裁决。”

  陛下:“朕知道了,朕会考虑的。”

  回到翊翎宫,清宁:“娘娘,奴婢听陛下的语气似乎有些犹豫。”

  舒贵妃:“看来陛下还是不肯放下她,即使她是杀害先皇后的凶手,陛下也一再迁就她,陛下为何如此袒护她?”

  清宁:“奴婢听闻,皇后还是清仪郡主时,曾经救过一次陛下,怕也是为了这个原因才犹豫的吧。”

  舒贵妃:“看来陛下还是念旧情的,但这总归是个绊脚石,若陛下总因此事以再纵容皇后,那皇后很快便会被放出来。”

  清宁:“那娘娘可有法子解决此事?”

  舒贵妃:“本宫自是没有这个本事,若她自己放弃,此事还有转换的余地。”

  这日晚上,舒贵妃带着大皇子来到缘义宫,皇后:“你怎么又来了?”

  舒贵妃:“本宫知道晏儿离了你睡不着,自从晏儿回到本宫身边,没有一日是睡过好觉的。”

  皇后接过大皇子,抱着说:“每日睡觉前都要给晏儿喂一点羊奶,哄他睡觉时要边走边抱着他拍。”

  舒贵妃:“你也是为人母的选择,若你当初没有走那条路,如今也是安逸的过日子。”听着这话,皇后抱着大皇子愣在原地。

  皇后:“本宫也已经悔了,做那些事的时候,本宫也觉得自己很疯狂,但本宫也控制不住自己,像是仇恨蒙蔽了本宫的双眼。”说着便哭起来了。

  陛下在殿外听见此话也走了进来:“朕相信你已经悔了,你想去龙兴寺朕也允了,只是日后要废黜你的皇后头衔。”

  皇后:“臣妾早已不在乎那些虚名,还请陛下放臣妾出宫。”

  陛下:“好,你既做出了决定,朕也不再强求,朕明日便下旨。”

  皇后:“臣妾多谢陛下。”

  下了旨后,陛下还是保住了皇后的尊位,称荣顺皇后,但也可以再封一位皇后。


  (https://www.zbbwx.net/book/3305704/11111101.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