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弦月狼烟情何以堪 > 第63章 回忆往事心澎湃 诸葛草庐逢知己

第63章 回忆往事心澎湃 诸葛草庐逢知己


话说公主坠崖被救醒之后,喝了点水,神志逐渐恢复。

  “公主,你刚才到底怎么了?”端木魁急切地问。

  “在山上竹屋前,我突然感觉眩晕就滑落悬崖,幸亏这位英雄,我得好好谢谢!”公主说完,连磕了三个响头,说,“请问英雄大名,何方人氏,贵庚几何?”

  斗笠男原本不肯说,但经不住公主再三磕头,只得揖礼说:“我叫杨神鞭,金陵人氏,虚度光阴三十三。”

  “难道你就是江湖上传说的杨公子?”端木魁问道。

  “也是,都是江湖上胡乱的传言。”

  公主还了个万福礼,说:“杨公子,小女耶律图,大辽公主,感谢救命之恩,以英雄之功力,随我到辽国,一定保举你当十万禁军教头!”

  “公主谬赞了,本人孑然一身,对官场不感兴趣,只求云游四海,求仙问道。”

  “小女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小女自感音律甚好,公子琴艺更是游鱼出听,不如今天我俩在这茫茫群山之中合奏一阕,不知公子意下如何?”图公主整整红色的衣袍和靴子。

  杨公子看看公主俊俏漂亮且一身红装,而自己一身青装,说:“高山流水、红颜绿士、蓝天名寺、人生须臾,壮哉!”

  不一会儿,杨公子拿来古琴,俩人先净手,焚香敬拜琴祖,然后,俩人分坐在琴的两侧,四只手共抚一架古琴。他们有时独弹,有时合弹,有时伴弹,一共弹了六首古曲,其中一首《广陵散》最为叫绝,琴声激越优雅,绕寺三日不绝!

  更蹊跷的是,这《广陵散》相传当年司马昭杀名士嵇康时就已经曲子佚亡。杨公子仅凭民间散乱的记载就复原了。图公主也确有音乐天赋,杨公子仅同她讲述了一遍,她便能弹起来,只有些许误差。

  “太畅快淋漓了!”两人弹完琴后,杨公子感叹道。

  “这合奏如果没有夫妻缘,没有灵犀的话,根本弹不下去!”公主感触道。

  不知不觉已到黄昏,萧使臣催着赶路,说:“公主,我们要启程了!”

  公主依依不舍,杨公子也催她前行,公主站起身,突然感觉有些眩晕,她对侍女说:“小金,我可能有些晕车!”

  “这一路颠簸辛苦,我也有些晕车,都吐几回了。”

  杨公子从袖口里拿出两块新鲜生姜给图公主,说:“你们在车上吃几片就会好很多!”

  “谢谢了!请问公子下一站去哪?”

  “我要到华山去一趟。”

  “我们去东京递交国书,公子的救命之恩,没齿难忘!”

  “你就当没发生,有人坠崖我都会救的,不必在意,只是你琴弹得这么好,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辽国汉化革新都几十年过去了,以前是胡服骑射。现在我们是宋制骑射。”

  “公主,天要黑了,我们快些走吧!”端木魁对音乐不太感兴趣,也在催促。

  “好,再见!”

  莎娃听得如痴如醉,说:“没想到,公主的爱情如此浪漫,我都听得心旗摇荡了!”

  “那都是一年之前的事了。”

  “那你之后就没去找他?”

  “我让端木魁和耶律寒去金陵找过一回,没找着。”

  “公主,我和你一起去。”

  “我和皇上说了,他答应春节后安排我去,到时候你陪我去。”

  “遵命!”

  话说欧阳烈离开金陵后一路玩耍,已是秋天,到了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的襄阳城郊外,在襄阳城西有山,隆然而中起,号曰隆中,是一块风水宝地。当年诸葛孔明在此山中躬耕陇亩、养静尊晦,刘备三顾乃出,数语定盟,韬闲八阵。

  欧阳烈游览完隆中山的半月溪、老龙洞、梁父岩、小虹桥、六角井等几个景点,就来到诸葛草庐,只见在草庐大门上挂有一块匾额上书“三顾堂”,这是一处典型的农家竹院,院子由一排排漂亮的修竹围成,中央有仿古的茅屋数间,当地人传说以前诸葛亮就曾住此地。

  院内修有凉亭,还立有一块石碑,刻有唐代杜甫的一首七律《蜀相》,欧阳烈来到石碑前,不禁心潮澎湃,放声朗读起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好洪亮的声音,一定是位习武的壮士!”欧阳烈满怀兴致地刚读完,身后响起了几声掌声及喝彩声。

  欧阳烈回头看是一位神采奕奕的年轻儒生,忙揖礼答道:“兄弟见笑了,你怎么知道我是习武之人?”

  儒生还礼道:“兄弟声音洪亮,气发丹田,余音十足!”

  “在这隆中草庐,此刻只有我们俩人,也是缘分,本人欧阳烈,青州人氏,幸会!”

  “本人陈国栋祖籍金陵,现随父亲移居在江西,幸会!”

  欧阳烈要比陈国栋小几岁,两个年轻人正好作伴游览。

  “贤弟这是从哪里来,又准备去哪里?”

  “我从金陵来,一路宦游,准备去武当山,兄台呢?”

  “我去年到过金陵,现在一路漫游,下一站去东京准备明年春节后的会考。”

  “陈兄,真是令人敬佩!这全国会考,比我们习武之人一千步外射中靶心都难!”

  “贤弟过誉了,那贤弟在金陵住的是哪家旅店?”

  “悦来旅店。”

  “钱掌柜还好吧?”

  “钱掌柜是我同乡,挺好的。”

  “我为他写过诗。”

  “陈国栋,难道你就是爱写诗的陈公子?”

  “我父亲在江西做官,他们就叫我陈公子,其实我更想做一个儒生。”

  “在金陵悦来旅店,钱掌柜还读你写的《酒神》诗给我听呢!”

  “是吗,这么有趣!哎,贤弟,我们到凉亭坐着聊?”

  “好呀,我正有许多疑惑想向兄台请教呢?”

  “请问?”

  “为什么诸葛亮会来这里?”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人,东汉末年,为躲避北方战乱来到襄阳,诸葛亮先随叔父来到荆州,后移居到襄阳,并在隆中生活了十年之久。”


  (https://www.zbbwx.net/book/3305690/11111071.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