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我,潘凤,三国第一混子 > 第88章 未来之力

第88章 未来之力


书里记载,刘璋并不算是个无用之人。

  他有着刘家特有的仁爱。

  刘备围城时,满城百姓皆不降,欲与刘璋同进退,而刘璋却是为了百姓安危,主动开城请降。

  这当中自然有刘备当时势大的原因,也有刘璋想要自保的因素,但你不得不承认的是,这里头,肯定也有保百姓的成份在里面。

  刘璋唯一的弱点就是他的性格,懦弱的性格让他很多时候都有些优柔寡断,但这一点,正是潘凤需要的。

  一个做事果决的人,是很难被左右的,很可惜刘璋,不是。

  与许靖商量好后,潘凤回到了府上。

  徐庶也赶了过来,他们现在需要定一个大的方向。

  “我觉得,取荆州,太过冒险,荆州太过重要,不管是曹操还是孙权,都不可能放任我们拿下荆州。”

  在李儒提出先取荆州之时,徐庶提出了反对意见。

  这也并不算李儒提出来的,很早之前,潘凤就跟李儒提过隆中对里的内容。

  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以为基业,而后,可图中原。

  诸葛亮当年用这句话直接给刘备震住了。

  隆中对的成功不仅仅突显出了诸葛亮的远大谋略,更是彰显了他卓越的政治智慧、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非凡的领导才能。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展现的,不仅是对天下大势的精准判断,更是对如何统一天下、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深思熟虑。

  他洞察时局,敏锐把握各方势力的动向,准确判断出曹操的强势、孙权的稳固以及刘备的潜力。他提出的联合孙权、抗击曹操的战略,为刘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为三国鼎立的格局奠定了基础。

  这一点,潘凤很明白,这是刘备之后要走的路。而李儒听完潘凤讲的隆中对之后,十分赞同,只是他并没有想到联孙抗曹这一层上。

  徐庶的意见也很直接,那个地方,没有人能战得住,特别是像他们这样的人,他们没底气,手底也没兵马,潘凤也不是世家大族,他要是拿下荆州,别说曹操了,孙权都不乐意。

  “你二位说的都有道理,依我看来,这荆州,的确是个好地方,但也是烫手的山芋,不过,我们也许并不需要直接拿下荆州……”

  潘凤看着地图,回了一句。

  “主公的意思是?”

  李儒开口问道。

  “我们也许不需要自己动手,而是帮他们拿下荆州。”

  潘凤抬起头。

  “主公的意思是,刘皇叔?”

  徐庶明白了。

  “我想,二位的抱负应该远在我之上,最早,我只是想在这个乱世之中混条性命,别平白死了,后面,是想混的好一些,再后来,是希望做个成功的商人,手底下,有些东西以求自保。”

  说到这里,潘凤突然有些感慨,他站了起来,长叹一声:

  “只可惜,造物弄人,我明明这么想自保,却没有保护住,自己最想保护的那些人,反而让他们因为我而死了。”

  他慢慢走到门外,抬头看着门外蔚蓝的天空,而后转过头来看向几人:

  “所以现在我想明白了,我不能再这么混下去,我有了自己要做的事情,我得为那些因为我而死的人报仇,他们不能白死,而杀他们的人,也不能活在这个世上,这是我的目标,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可以做任何事情,而这个目标,与刘备的目标,并不冲突。”

  潘凤想找个盟友,这是他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之前跟刘备的合作,也只是互相利用,而现在,他想要依附刘备,想帮着刘备完成他的大业,而在刘备完成他大业的同时,他的仇,也就能报了。

  那一天所有知情的人,他们都得付出代价。

  季司、程远、邹夫人,还有那些火枪队的兄弟们,他们的死状,一直萦绕在潘凤眼前,心头,挥之不去。

  潘凤说完,见他们没肋顺应,便问道:

  “我这个想法,几位,有何意见吗?”

  “我无所谓,我这辈子,也只想报仇,替家人报仇,为报此仇,哪怕让我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

  吕布先表态了,徐庶也站了起来:

  “主公大仁,我想,大汉能出主公这样的人,实乃,大汉之福!”

  李儒有些诧异,也有些犹豫,他原本以为潘凤是想自己创一番大事业的,他同样起身,看向潘凤,问道:

  “主公如何断定,刘备是可托付之人?这世上万事,人心最难测,刘玄德虽有仁德之名在世,可这名声,是真是假,犹未可知啊。”

  李儒跟徐庶不一样,他并不信任刘备,或者说,他并不认为刘备是可以让他完成青史大业的人。

  “仲坚多虑了,刘玄德之名,天下尽知,我与他,素有交情,自是相知,这普天之下,能以仁德二字自居者,惟,刘玄德尔。”

  这是必然的,如果这个世界是一本书的话,潘凤就是那个翻书人,他知道每个人的过去与未来,并试图改变一些人的未来。

  徐庶的未来肯定已经改变了。

  李儒的也是。

  吕布的更是。

  接下来呢?潘凤觉得,在自己的努力之下,所有人的未来都会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改变,他们也许会迎接原本不属于自己的结局,不管这个结局,是好还是坏。

  潘凤都这么说了,李儒自然不可能再有疑虑,他拱手回道:

  “儒虽不才,也不知刘玄德真假,然,主公既然如此说之,儒,必效死力!”

  未来怎么样?他们谁也不知道,唯一能掌握的,不正是现在吗?

  “好,既然如此,各位都去准备一下,咱们要迎接刘益州,与他打好关系之后,咱们才可以在益州立足,这买卖才能做的长久,买卖长久,才有资本,做更大的事情。”

  万众一心,虽说现在连他只有四个人,可对于潘凤来说,已然算是万众一心了,因为在他心里,这三人人,哪里是万众二字能抵的。

  徐庶大才,擅长布阵攻城,是军师的不二人选。

  李儒好算计人心,对内政颇有建树,自然是管好后院的最好人选。

  吕布虽无谋却有徐庶相助,他这勇武自是有用武之地,而自己呢?

  潘凤想着,摸向自己的腰间的那支小短铳。

  “他们都有自己的本事,我也有,我这个,叫未来之力。”


  (https://www.zbbwx.net/book/3288304/11111046.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