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从小宫女到大将军 > 第76章 娘子军的集体婚礼

第76章 娘子军的集体婚礼


呼大飚带着一大包银子回到自己的家,这是娘子军将领级别的人才能住上的院子。呼大飚一来,紫云就把这个院子分配给他住,其目的是要重用他。

  朱小猪见呼大飚提着一个大包裹回来了,忙上前去帮他提过来:“哇!这里面不会是银子吧?这么重!”

  朱小猪的年纪大了,在分寨当兵已经跑不动了,跟呼大飚住在一起。呼大飚的家务事都由他管。

  “嘿嘿,让你说着了,四千两银子,收好了。”

  “嚯,这么多!我说怎么死沉死沉的!”朱小猪把银子提进屋里。准备往柜子里放。

  “先别放进去,拿出二百两。”

  “好的。”朱小猪拿出二百两银子。

  “一会儿跟我去买彩礼。”

  “买彩礼?给谁买呀?”朱小猪只知道吕线要娶媳妇,难道帮他买彩礼吗?

  “不,是给我自己买,我要娶媳妇了!”

  “嘿嘿,我的大王,你要娶的媳妇在哪儿呀?”早上呼大飚出门的时候只说去给他师傅帮忙,这么一会儿就弄了一个媳妇?

  “以后,不能再叫我大王,叫将军!我要娶的媳妇马上就来!”

  “嘿嘿,谁家的姑娘呀?还主动送上门来?”

  说到这儿,外面有人喊:“呼大哥,我来了!”

  呼大飚赶紧跑出去迎接李兰花。朱小猪站在门口观望,见一个漂亮女兵来找呼大飚,他笑了。

  “呼大哥,吕将军叫我来找你,说你有重要的事情同我商量,是吗?”说完,用一双漂亮的大眼睛看着呼大飚。

  “是的,进来说吧。”

  朱小猪一听,赶紧去厨房烧水泡茶。

  二人进到堂屋,李兰花大大方方地坐下,问呼大飚:“呼大哥,你找过大将军了吗?”

  “找过了,大将军愿意亲自给我们做媒,我请你来是为了买彩礼的事。我不是本地人,不懂你们这里的规矩,买些什么,还得你来指导。”

  “现在就买?”李兰花觉得他们的速度发展得太快了点儿。

  “嗯,我把银子都准备好了,就等你发话了。大将军说让咱们同吕将军一起办婚事。”

  “好吧,你先去军需官那儿要辆马车,我让我的姐妹李槐花跟你们一起去。她让你们买啥,你就买啥。”

  “好,一会儿在家里见。”呼大飚说完就出去了。

  “喝茶!”朱小猪烧好茶喊道。见只有李兰花一个人,说道:“姑娘,请喝茶!”

  “等一会儿吧,我先去叫我的姐妹。”说完也走了。

  朱小猪望着李兰花的背影发呆:“心里在想难道这就是送上门来的美娘子!”

  李兰花找到李槐花,把自己的情况讲了一遍,要她去帮忙买彩礼,她满口答应了。不过,她问道:“我俩几乎形影不离,你啥时候把呼大飚搞上手的呢?”

  “就刚才,你同吕将军说话的时候,呼大飚进来帮我搬桌子,我就把他搞到手了。嘿嘿!”

  “妈呀,早知道后面来的是呼大飚,说什么我也不会同吕将军说那么多的废话!”

  “嘿嘿,这就叫缘分。”

  “行了,都包给我吧,保证让你家人满意。银子呢?”

  “在家里,你跟我回家吧,他去找大车了。”

  她们回到呼大飚家门时,看到一辆大马车停在呼大飚的家门口。

  有李槐花帮忙,呼大飚办啥事都顺利。

  两对新人的婚礼如期举行,这在木刺山地区又是一件新鲜事。在这里居住了几代人家的老者,都没有见过集体婚礼。

  紫云知道娘子军里的年轻人多,没有成家的人也多,他们的婚丧嫁娶都应该在娘子军里办。这样做,不光是为了大场面、气派,还为了让官兵们建立一个以娘子军为家的观念。

  紫云知道,官兵们如果以娘子军为家,他们就会无比英勇、所向无敌。为此,她也是在做一些尝试。

  最高兴的是两位新娘子的娘家人。他们对女婿没的说,只是两个女婿在当地没有一个亲人。这媳妇是娶到男方家里的,一个亲人都没有,是不是很煞风景呀?

  集体婚礼场面宏大,娘子军的将领都以男方亲属的身份入席,又有御赐振国大将军亲自主持婚礼,对于当地百姓来说,这可是天大的面子。

  再说热闹的场面,多大的豪绅娶媳妇也就是请民间最好的鼓乐队吹吹打打而已,而娘子军办喜事用的是战鼓,吹的是号角,仪仗队都是戎装甲胄英姿焕发的女子骑兵卫队,那阵势,谁看了都会感到震撼。

  吕线游历四方,啥阵势没见过?但看到这阵势也惊叹不已。以他的智慧和阅历,他感到振国大将军的智力超人一等。

  她只是一个从深宫里走出来的小宫女,能把一个凄凉的边关搞得如此热闹和富庶,一定有超人的力量。

  呼大飚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他第一次听到长官说:“把便宜让给你的部下和士兵。”而在这之前他所见到的、听到的都是长官占部下和士兵的便宜。

  他不得不对这位女上司仰慕至极。

  他不得不做出一个推论:娘子军为他和吕线所做的一切,他们无以回报,只能为娘子军心甘情愿地卖命。并以此为荣。

  民间办喜宴拼的是排场,讲的是办了多少桌?上了多少道大菜?而当地的富豪也办不了那么多桌,请不来那么多客人,做不出那么多菜肴。

  在娘子军的喜宴现场,彰显的都是连本地豪绅都无法做到的气派和奢侈。让每一个参加婚礼和喜宴的人,都感到了娘子军的实力和真诚。这是紫云想达到的目的之一。

  李兰花的家是当地的大地主,拥有良田千顷,是一个很大的家族。她参加娘子军是为了逃婚。

  她本是家里最受宠的小女儿,从小就被父母宠惯。而她父亲非要她嫁给一个令她讨厌的男人。为了抗拒,她离家出走,后来加入了娘子军。

  父母拿她没办法,只好由她去吧。因为父母再逼她,她就以死为抗争。父母都知道她的脾气,不敢同她计较。

  她原本有一个相好的男生,两个人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并私定了终身。可是当男方知道她被突厥人抓去后,再也不理她了。

  她的父亲来到婚宴现场,看到如此宏大的场面,对夫人说:“这是我参加过的最豪华、最气派的婚宴。”不得不对娘子军刮目相看。

  为了让当地人更多地了解娘子军,紫云以振国大将军的名义请到了当地的官员、豪绅和名流人物。使能容纳千人同时就餐的大食堂座无虚席。

  紫云不会做赔本的买卖,她这样做是有目的的。为此,在送彩礼时,她就单独约见了李兰花和朱山菊的父亲,让他们在婚礼现场发挥一点作用。

  婚宴程序比当代习俗多了一项内容,就是邀请新人的家长致辞、邀请新人的好友致辞、邀请娘子军的代表致辞。

  当李兰花的父亲致辞时,他非常激动地说:“我女儿参加娘子军时,我们全家人都反对,而今天我们来到他们婚礼的现场,才知道娘子军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

  “多余的话、奉承的话,我不多说了。我家女儿、女婿办如此宏大的婚礼,没有用自己一两银子,所有费用都是娘子军出的。

  “这在我国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事。在此,我十分感谢娘子军给我女儿找到了一个让她满意的夫婿,给了一个令她喜欢的归宿,为了娘子军的建设,我拿出纹银三千两捐献给娘子军!”

  “我捐一千两!”朱山菊的父亲跟着喊道,

  “我们也想捐,可是,我们没带那么多银子呀!”一位大富豪说道。他现有的财富几辈子都用不完,捐几千两银子不是啥事。

  “请各位来宾注意了,”负责税收的副将周双双说话了:“我是负责本地税收的副将,我们在税收方面给当地纳税人让了不少利。娘子军的建设需要银子,我们欢迎大家捐款。

  “大家进娘子军大门时是不是看到一块无字的大石碑?”

  “看到了!”

  “那就是为娘子军建设出钱出力的功德碑!你们的捐款数量和名字都将刻在那块石碑上,流芳后世。

  “你们今天没带银子不要紧,我们的文书会到您的桌子上记录下您捐银的数量和您的大名。明天我们会派人到你家去取您捐出的银两。”

  双双说完,下面一片热议。大家捐银很踊跃,有钱人都想为后世留下一点功德,不在乎这点银子。

  这些踊跃捐银的人还有一个目的,他们都想接近振国大将军,都想沾沾她的福气。

  紫云在当地已经被传说得神乎其神,百姓都认为,沾了她的福气,做生意的发财、种地的丰收、读书的可以考取功名。

  什么也不出就什么也得不到,他们都懂得“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道理。

  这是紫云大办这次集体婚宴的目的之二。

  双双今天有些郁闷,眼看着自己喜欢的男人瞬间成了别人的夫婿,她反思自己错在了何处?只能用没有缘分来解释和安慰自己。

  不过,这次申屠狼带回来那么多男兵,今后她的机会还会有的。

  最后悔的是李槐花,她就偷了一会懒,就错过了同呼大飚见面的机会。本来挂灯笼的活是她干的,她偷懒,李兰花才主动去干,结果却错失了机会……

  “嗨,啥也别说、别想了,是你的跑不掉,吕线跑了一圈,还不是回来了?不是你的得不到,我是最先接触呼大飚的,有啥用呢?这就是缘分!”她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吕线和呼大飚都是有经历的人,他们早已看透了世态的炎凉、人情的冷暖。而他们在娘子军的经历,却使他们对以前的认知有很大的改变。

  他们都没有想到会得到大将军的如此信任和重用,将一个男兵分寨交给他们管理;

  他们都没有想到会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归宿,成立一个家,这之前,他们一个是四处流浪的穷侠客,一个落草为寇,谁都没敢想成家的事;

  他们都没有想到会有如此盛大的婚礼,有那么多人来参加他们的婚礼,那得有多广的人缘,与其说是豪华气派,不如说是光宗耀祖;

  他们都没有想到爱会来得那么主动、突然、和真诚,就如同给他们安排好的一样,他们俩都是坐享其成。

  紫云在婚礼上有一番讲话,她首先给两对新人最美好的祝福:“请在座的各位端起你们的酒,我们共同祝愿这两对新人,早得贵子,白头到老!干了!”

  大家兴奋地跟着喊:“干了!”

  放下酒碗她接着说:“从此以后,不管是娘子军的军官,还是士兵,只要两对新人以上的婚礼,都叫集体婚礼,都由娘子军来操办,你们说好不好?”

  “好!”没有人说出不好两个字。

  “有人问本帅,娘子军来办,银子谁出?我告诉大家,娘子军来办婚宴,不用银子。你们相信吗?”

  “信!”但回答的人不多,多数人还是有半信半疑的顾虑不敢相信。

  紫云解释道:“我们这几年大搞农业和畜牧业,每年都是大丰收。我们的粮食自己吃不完,我们的牛羊猪鸡鸭鹅还有鱼虾都吃不完。大家说是不是?”

  “是!”这个事实没有人否认。

  “我们今天喜宴上喝的酒,是我们自己酿造的,用银子吗?”

  “不用!”这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我们餐桌上的饭菜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用银子了吗?”

  “不用!”这更是事实。

  “但是,我们的宴席丰盛吗?”

  “丰盛!”这都是摆在大家眼前的事实。

  “所以,本帅借二位新人的喜宴告诉大家一件事,我们以后还要大力发展农业和养殖业,鼓励大家开垦荒地。本帅已经有皇上御赐的地契签发权,谁开垦的土地归谁所有。而且,十年不收税,这是不是一件大喜事?”

  “是!”

  “现在,我们进行婚礼的最高潮的一个项目,新人三拜:一拜天地。”两对新人拜了天地。

  “再拜高堂!”两对新人拜双方的老人。

  “三拜配偶!”两对新人对拜。

  “新人喜入洞房!”

  顿时,鞭炮和锣鼓齐鸣,娘子军的年轻人一哄而上,将两对新人簇拥着送回他们各自的新房。

  集体婚礼的热闹劲一过,紫云就把太上皇赏赐的布匹和棉花发给女兵,让她们做将士们过冬的棉服。

  一做棉服紫云便情不自禁地想到陈回光。思念是一种怪味食品,有时苦、有时甜,有时可口、有时难咽。

  古时候,女人打发思念和寂寞时光的好办法就是做女工。紫云也把对夫君的思念凝结在针线活上,她一边一针一线缝制着棉服,一边在口中念叨着她曾藏在衣领里的那首诗……


  (https://www.zbbwx.net/book/3261366/11111058.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