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四合院:改正归邪的许大茂小说全文阅读 > 409.第408章 老行业,新行业

409.第408章 老行业,新行业


许大茂现在的生活,是二一状态。

    也就是三个娘们一人陪一天,家里待两天,冉秋叶那边陪一天。

    也不可能每天都盯着那点事,在一起说说家事,说说八卦,有需要时就那啥那啥。

    按这样的分配条件来说,是冉秋叶吃亏。因为娄小娥跟何雨水是住在一起的,也就是许大茂陪娄小娥的时候,雨水也在。

    反之亦然!

    在情感交流上,还是娄小娥跟雨水亲近一些。

    但既然许大茂吃了冉秋叶的猪,自然要对人家姑娘负责。

    但冉家虽然默许了冉秋叶跟许大茂在一起,但却不允许冉秋叶嫁给许大茂为妾。

    那是属于冉家最后的骄傲。

    冉秋叶父母不是不讲道理的人,许大茂救了他们,救命之恩,以女为报也没什么。

    何况冉秋叶还对许大茂情根深种。

    但人在江湖,就是身不由己的事情。

    不说冉秋叶父母的身份,就是冉秋叶的外公家,以及她爷爷那边的家族,在阿麦瑞卡或者说整个华人世界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两边虽然因为冉父冉母当年选择回内地的原因,跟冉秋叶父母断绝了关系。

    但自从冉秋叶到港岛后,跟那边联系上了。那两边也把该给她们这一房的资产全部给了冉家。

    很大一笔财富,也代表俩家老人对冉秋叶父母的情意与认可。

    世界上,情意这个事,是最大的包袱。不是说不好,而是很难让人什么都不顾不管。

    冉秋叶父母可以为了女儿的幸福,不顾自己的名声,让冉秋叶嫁给许大茂。

    但为了两家的名声,却不能让自家惟一闺女,嫁给许大茂当妾。

    这就是个难题。

    也就是因为这个,许大茂跟冉秋叶拖了一两年,许大茂才偷吃了冉秋叶的猪。

    事情已经发生了,自然要解决。

    也有开价还价的试探,但最后还是双方都选择了妥协。

    许大茂直接给冉秋叶买了一套房子,冉秋叶搬出来住。

    但两人不能结婚,生了孩子跟冉秋叶姓。

    甚至冉秋叶把怎么生孩子,怎么隐瞒的事全部都想好了。

    双方都是上层人物,想要隐瞒这点事情,还是很好做的。

    但冉秋叶不能住到许家家里,这个顾忌,也就让冉秋叶在归属感上比雨水娄小娥少了一大截。

    但实际到时间分配上,冉秋叶也不亏。许大茂白天上班,可是她全程陪同的。

    掩耳盗铃,还是什么什么的。

    反正就这样将就着过了。

    许大茂这两年在做的,就是去漫画化。漫画做到许大茂这个程度,暂时之间已然是难以寸进。

    许大茂想过进军港岛电视台行业,但因为许大茂身上的内地标签,哪怕许大茂能拿得出那笔钱,但连入场的资格都没有。

    像tvb,一直就是姓利的与姓邵的当家做主,不论他们亲哪边,看他们头上的爵士头衔就清楚表面上他们已经是港岛社会承认的主流。

    而另一电视台亚视,虽然现在经营的也不太好,在整个七十年代也是几易其手,但也是许大茂不能触碰的东西。

    有些东西,真不是有钱就能得到的。

    许大茂因为一开始就是亲内地,所以在这个上面也就没了竞争资格。

    港岛都是如此,更别说小日子了。

    而漫画如果没有了动画传播,那么影响力必然就有局限性。

    也就是哪怕这个时候的许大茂,把漫画搞得再精彩。但实际上,他现在的事业已经陷入的瓶颈期。

    所以这一两年,许大茂在漫画上投入的精力并不是太多。

    其中,漫画周边,还得被许大茂拉拢一些实体行业大佬,用来维护他在港岛的地位。

    还是那句话,一个人哪怕再优秀,也不可能把所有的钱都挣了。

    你能让别人挣钱,你就是别人的朋友。

    可要是你把某一块所有的钱都挣了,那你就是所有人的敌人。

    除非你有实力碾压所有人,横断万古。

    现在的许大茂,包括内地,在港岛还是没这个实力。所以许大茂只能分利,只能以自己可以看得到的利润拉拢一些朋友。

    许大茂的事业基本盘在港岛,他的盈利点却是在小日子,至于阿麦瑞卡,还是属于勉强经营阶段。

    港岛的经营方式是稳,让利,大家挣钱,把朋友搞得多多的,哪怕自己少挣一点,许大茂也只能愿意。

    而在小日子,许大茂稍微激进了一些,属于虎口夺食,借着阿麦瑞卡的皮,拉拢一些当地利益获得者,一起做蛋糕,一起分利益。

    也就是在港岛,许大茂做生意讲的是人情世故。

    而在小日子,则是更加单纯的商业化。

    至于阿麦瑞卡那边,说实话,发展的并不好,勉强盈利而已。

    最是开放的国家,却是做着最为排外的事。

    像那边的社会生态,外面人有两个方面不能触碰,一个是能源行业,一个是文化行业。

    而许大茂原本以为前世经典,必然能在阿麦瑞卡一炮而红。

    事实证明,他想多了。

    许大茂只能凭借内容,在阿麦瑞卡争取了一些市场。但这些市场想要变现,却是比别的地方更难一些。

    多少双眼睛都盯在许大茂身上。

    要不是许大茂也给阿麦瑞卡缴税,也有一定发言权,说不定早就被扫地出门了。

    许大茂也思考过这方面的问题,目前来说是无解。

    后世索尼进入好莱坞,那是砸了几百亿,亏损了多少年,以冤大头的态势冲进去的。

    以许大茂现在的小体格,在阿麦瑞卡,也就是那些大人物眼里的蚂蚁。

    像现在苟在那边,装作借阿麦瑞卡的皮挣小日子的钱,人家还能包容他。

    如果想在阿麦瑞卡折腾,说不定就是被人家一巴掌拍死的事。

    所以,许大茂只能想着改变。

    原本许大茂是想着以阿麦瑞卡的盈利,然后慢慢经营那边的漫画生态。也就是像那种种田游戏一样,但事实证明,很难很难。

    许大茂也不可能抛开港岛跟小日子的基本盘跑到那边去折腾。

    他怕死,怕到了那边,一个小混混就能收拾他。

    所以许大茂只能东打一耙,西打一耙,保住那边的基本盘,等待时间的酝酿。其他则是成立了一家商贸公司,在那边接各种初级工业产品的订单。

    在这个方面,阿麦瑞卡对外面人的限制并不太多。

    本身就是它们想要转移的产业链,谁接这笔单子,它们都不介意。

    何况现在阿麦瑞卡对咱们的态度,还从以前的敌对变成了拉拢。

    所以借着许大茂的手,给内地工业一些甜头,那边那些资本,也是愿意。

    这个事情,说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实际上能卡到这个点,做这个事,也是许大茂算计了很久的事情。

    许大茂的这一切改变,从七一年的小日子名古屋的一个小球开始。

    这也是许大茂记得的为数不多的时间节点。

    许大茂在港岛经营的那些小厂,在小日子的代理点,在阿麦瑞卡的商贸公司,都在看到新闻的时候,同一时间大范围的接了许大茂那些小厂子几年都生产不完的订单。

    也就是凭着这些订单,南方小城才会为了许大茂一个人调整了一座城的产业链。

    轧钢厂那些人,感觉这是许大茂的能耐,但只有许大茂知道,他这是趁了时代的东风。

    许多人在这一时间,都集体失明。比如那些订货商,哪怕知道许大茂的小厂子生产不了这么多,但人家跟许大茂订的货,许大茂也交了货,人家也不管是到底是谁生产的。

    港岛的进出口也是这样的心态。

    总归是装看不见呗!

    许大茂因为这一番布局,一下子成了实业大佬。

    等到别人也看透了这一切,想着照猫画虎的时候,许大茂已经把最肥美的那块肉,吞进了肚子里。

    这个上面是没人敢打许大茂注意的。

    许大茂虽然这一批生意挣了前几年相加都不止的财富,但最大的得利者是谁,大家都清楚。

    以亿为单位的外汇生意谁敢惹?牙都给他拔了。

    等到那一波红利吃过,许大茂也算在港岛实体行业站稳了脚步。

    玩具大王,搪瓷大王等等之类的头衔就挂到了许大茂身上。

    当然,许大茂听到那些名头,他自己心里也比较虚。

    他一个工人加保安才将将够百人的小厂老板,何德何能能成为这们多的行业大王?

    在许大茂来说,他这只是趁着时代的东风挣了一笔快钱,以及为将来改开后布局而已。

    也有很多头铁的商人,想着像许大茂一样。

    低价接订单,吃下自己生产不了的大单子,然后再找代工厂。

    毕竟世界上不止一个阿麦瑞卡跟小日子。其他国家的初级工业品需求也有。

    只是人家对咱们的包容性有多有少,很多商人反而因为这个,赔了一大笔违约金。

    面对头铁的那些同业们,因为各类原因被退货,被追违约的哀嚎不断。

    许大茂轻轻一笑,又苟了起来,继续过自己的小日子。

    深藏功与名!

    不然能咋滴?许大茂又不是救世主,能把自己做好就不错了。

    他能低价接单,是因为熟悉咱们自己的产品成本,利润空间,并且一开始就联系好了代工工厂,并做了质量问题培训。

    这方面有南方小城的配合,也有某社领导愿意为许大茂担保,这才把一切都做得那么丝滑。

    把微薄利益的产品,做成了三方得利的行业。

    南方小城挣了外汇,完善了产业链,成了整个南方稍大的制造中心。

    许大茂肥肉过手,挣了该挣的利润。

    采购商降低了成本。

    这一套丝滑操作,缺了哪一方面的配合都不会成功。

    真要按照正常商业流程,沟通,讨价还价,来来回回的商谈,再采购原材料生产交货,黄花菜都凉了。

    这里面随便哪一个流程出现问题,对于一家厂子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别的不说,就是原材料价格。咱们自己是固定,许大茂去年问的价格,今年依然可以按照那个价格计算成本。

    但一般的厂子,在市场上采购原材料,那价格肯定是有变动的。

    特别是港岛弯弯以及淡马锡等几个小岛,那些上面的原材料都是有数的。

    大家都是一个祖宗分下的藤,听到许大茂靠着空手套白狼挣了一大笔钱。总归有人眼红,也跑到西方各种大接特接单子。

    只是单子好接,但怎么组织生产就成了麻烦。下手早的人还好一点,虽然少挣一点,但至少不亏。

    而那些下手晚的商人就倒霉了,单子接到了,等厂里安排原材料准备生产的时候,市面上的原材料价格已经涨到了天际。

    想着跟许大茂一样找咱们这边代工吧!连沟通渠道都没有,到哪想那好事?

    也有几个找上了许大茂,那些人情愿让许大茂在中间扒一层皮,也不愿付那个高昂的违约金。

    许大茂也没偷懒,把这个消息汇报了某社。

    某社这边干事情也是很干脆,直接把许大茂喊过去一起开会。

    许大茂到场一看,嚯,好几位商业大佬,都是跟咱们关系铁的那种。

    许大茂知道,都有人找自己了,那么这些大佬自然找的人更多。

    但凡在商场上混得好的人,能混长久的人,必然有一个优点,也就是乐于助人。

    像那些独狼式的经商手法,虽然能挣大钱,但肯定是走不常远。

    这个不论是现在以前还是后世都是一样的,今天我帮你,明天你帮我。这个话,在商场之上是最现实的。

    后世那个巨人,还有那个某牛,要不是他们那帮商业朋友相助,早早就退场了。

    所以想要挣钱先做人,这话一点问题都没有。

    像许大茂,像在场这些商业大佬,都是在里面没利益牵扯的,至少许大茂是没听到里面有哪一位说要做那些小生意。

    许大茂是已经吃饱了。

    那些大佬是懒得动手,所以咱们看那些商业大佬,做的好像都很简单,不论是服务业还是能源,或者制造业或者科技,他们只干他们熟悉的行业。

    从来很少说什么热就跟风什么。

    但凡一个大佬说要进入他并不熟悉的新行业,那就说明他原来做的主业肯定是出现了瓶颈问题,或者就是行业寒冬要来了。

    但这些大佬都出现在这里,只能是为了朋友。

    (本章完)


  (https://www.zbbwx.net/book/3212782/11110725.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