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砥砺前行小说免费阅读 > 第296章 武后驾临

第296章 武后驾临


第296章  武后驾临

        陈青兕一点一点,自己对于海东局面情况的分析,细细说清。

        在场的诸位,除了李治这个皇帝都是知兵之人。

        但面对分析的如此清晰明了的情况,就算是李治也明白了一点,想要打的轻松,就直接进攻高句丽,新罗会全力配合,但这样汉江平原的肥肉,少不得就落到新罗嘴里了。

        先灭百济,这仗肯定会难打一些,可获得的利益却是最大的。

        李治明了的点了点头,说道:“诸卿还有什么可补充的?”

        他见诸位尽皆不语,也知海东的事情,已经让陈青兕说透,便道:“如此,针对速战速决,与新罗配合,快速解决半岛事情,还是进攻百济?”

        陈青兕表情不变,心里却吐槽了一句,你懂个锤子。

        他见李治一副听明白的表情,还以为他真懂了,可下一句就暴露了这位大唐天子在军事上的不足。

        哪有两个选择?

        进攻百济是唯一的选择。

        让利新罗,确实能打的轻松,能够以最小的代价覆灭高句丽,平定海东乱局。

        可之后呢?

        新罗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高句丽,东北的隐患依然健在。

        渤海国、契丹怎么起来的?

        不就是因为新罗起来了,唐朝在东北的影响力下降的结果?

        新罗可以存在,但不能发展起来。

        现在让利,确实能让海东尽快平定,未来的隐患却是不小。

        当然陈青兕并没有冒失的去挑李治的错,只是道:“臣以为先灭百济,更为妥当。”

        李绩这老狐狸自然也当作没听出来,作揖道:“臣也以为先攻百济符合我军利益。”

        苏定方、任雅相、姜恪三人也不知听没听出李治表露的短见心思,也先后表示进攻百济更为妥当。

        李治见众口一致,也放弃了先攻高句丽的念头,其实他自己心里是偏向快一点结束海东战事的。

        这不符合他的性格,却符合大唐的情况。

        大唐的经济问题比想象中的严重,因为陈青兕的出现,唐朝固然避免了未来被新罗、吐蕃相互拉扯牵制的局面,却也让铁勒、吐蕃的危机提前到来。

        短短的一年时间,朝廷两线作战,一线西域,一线是后来的漠北、青海。

        尤其是青海,朝廷折损了不少兵马,犒赏抚恤,这些日子,李治没少为钱粮发愁,也是因此动了速战速决,让利的念头。

        毕竟在李治看来,新罗就算有私心,也不过是只猫,即便有些野性,也无法威胁朝廷。

        其实他这心思也不算差,新罗自金庾信死后,彻底失去了外拓的能力,终唐一朝都没有对大唐造成威胁。

        定下了战略,接下来商议的就是战前准备。

        这方面陈青兕没有多少话语权,属于他的弱项,听得特别认真。

        李绩、苏定方探讨的特别激烈,主要问题还是在行军路线上,想要跨过高句丽直取百济,水军是绕不开的关键。

        跨海运输大军作战,需要丰富的海上行船以及水战经验。

        这方面正是朝廷所欠缺的……

        唐朝并非没有水军,但唐朝的水军作战行船经验以江湖河为主,海战的经验少之又少。

        这些年唯一的行船经验就是从登州蓬莱,进攻辽东的丹东,还是十年前,薛万彻带的兵。

        李绩的意见是保守,继续从登州过渤海海峡前往丹东,然后沿着海岸线行船进入百济,规避海上未知风险。

        <div  class="contentadv">        高句丽的水军早就让唐军覆灭了,水军更吃科技,人数优势在大海之上体现不出来。

        是故高句丽放弃了水军建设,他们的行动不会受到任何干预。

        苏定方就简单多了,从山东半岛的成山角直插熊津江口,出其不意,强行登陆熊津,以避免登陆战时受挫。

        陈青兕听的认真,双方说的皆有道理,海上变幻莫测,成百上千的舟舰跨海作战,一旦在海上遇到什么意外,就可能步入蒙古征讨倭国的后尘了。

        不管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热兵器时代,登陆战都是最难打的战役。

        尤其是海滩登陆战,进攻方漂浮海上,退无可退,进攻也不好铺开,一旦进攻失利,很容易让对方打出信心,从而导致进攻失利。

        两人各种分析,最终决定派钦天监的人常驻山东,整理海上的气候风向,让经验老道的商人定行船计划路线。

        若时间允许一切筹备完毕,就依照苏定方的计策,假若时不与我,便选择李绩的稳妥之法。

        不能将胜负的关键,寄托于运气身上。

        这也是此次会议的核心关键,朝廷不准备在短时间内动兵,但得做好战前的筹备。

        散会之后,陈青兕见时候还早,便往东宫而去。

        “陈谕德!”

        陈青兕听有人叫唤自己,回头一看,却是苏定方。

        “苏邢公!”

        陈青兕有些意外。

        苏定方快步来到进城,毕恭毕敬的行了一礼。

        “昨夜,老夫不了解陈谕德,对于谕德多有防备,特来向谕德赔罪。”

        苏定方为人豪爽大方,昨夜宴会上听出了陈青兕想了解青海局势的意思,但因存有防备之心,左顾言他,经过今日战略会议,自是明白,陈青兕在朝廷的地位不一样,他是有资格参与朝廷军方内部会议的。而且很明显地位不一样,甚至于大的结构布局都是这位后生可畏的少年定下的。

        这样的人,庙堂后方有这样一个人,苏定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与之打好关系,将会顺风顺水。反过来,真要同之交恶,对方在战略层面上动动小手段,就能让你在前线过的很难受。

        昨夜的相处,苏定方已经察觉这少年不是一个难相处的人,自是愿意深交。

        陈青兕道:“邢公真是羞煞我了,是在下孟浪,想提前知道青海的消息。邢公身为大帅,对于军情有所保留,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总归是在下对于邢公在青海的壮举,过于震撼,迫切想知道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

        苏定方道:“这有何难,明日某做东,在家中设宴款待谕德。”

        陈青兕作揖道:“定准时赴宴。”

        这皇宫之中,两人也不好细谈,定好时间便相互别过。

        陈青兕来到东宫,现在他出入东宫自由,无须通传。

        这一入东宫,便觉得不对。

        东宫宫苑内多了好些生面孔,都是衣冠规整的上级宫女。

        陈青兕立刻反应过来,这是武皇后来了。


  (https://www.zbbwx.net/book/2245798/114856129.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